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蘑菇为何如此白嫩?原是荧光增白剂“显身手”

时间:2009/4/13 11:59:39 来源:网友

   为了卖相好、延长“保鲜期”,不法商贩竟用荧光增白剂泡制蘑菇。日前,在凌家塘批发市场,445箱共计13350斤泡制蘑菇在即将流向市民餐桌之际被工商执法人员截获,因而避免了一场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4月3日下午,这批“毒”蘑菇在凌家塘批发市场的垃圾站被集中销毁。

  万余斤“毒”蘑菇被销毁

  4月3日下午5点20分,凌家塘批发市场垃圾站内10多名工商、公安人员严阵以待,一辆满载着塑料包装箱的卡车静静地停在站内一台生活垃圾压缩机旁,现场445箱约13350斤白嫩的新鲜双孢蘑菇映入眼帘。一个小时后,这批“毒”蘑菇全部被销毁。

  “毒”蘑菇差点上了市民餐桌

  “那天要是我们晚到一点点,这批‘毒’蘑菇就将流向市场,最终被端上市民餐桌,后果不堪设想!”说起那天截获这批“毒”蘑菇的情景,武进邹区工商分局副局长郁旭锋依然心有余悸。4月1日晚7点过后,武进区工商部门接到泰州有关方面的紧急举报,称在泰州发现一批“毒”蘑菇。为求“卖相”好,这些蘑菇被不法商贩添加了一种增白荧光剂,人食用后可致癌。据可靠消息,当晚凌家塘批发市场也将有一车“毒”蘑菇进场。当晚8点左右,邹区工商分局执法人员立即赶到了市场。在市场内一家杜姓经营户摊位上,一辆满载着蘑菇的卡车正在过磅称重,即将分批出手。执法人员迅速喊停,并很快控制住现场局面。

  当快速检测仪对这批涉嫌有毒蘑菇进行检测时,检测仪立马发出绿光,这就意味着蘑菇的确有问题。4月3日下午,检测结果正式出来:该批蘑菇添加了荧光物质,不合格,不能食用。于是,当天就对这批“毒”蘑菇进行集中销毁。

  “毒”蘑菇来自福建

  经工商部门初步调查确认,“毒”蘑菇是从福建过来的,并在杭州被分驳一部分运往凌家塘销售。

  据凌家塘市场杜姓经营户交代,“毒”蘑菇老板姓潘,此前双方也曾有过生意上的来往。这次其电话通知杜某,当晚有一批蘑菇过来,共有1.3万多斤,以每斤1.5元的价格委托杜某代为销售,事成之后双方再分成。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荧光增白剂泡出“白嫩”蘑菇

  一位参与此次执法的邹区工商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说,“蘑菇很难保鲜,为了能有个好卖相,不法分子就在里面添加荧光剂,因此,问题可能出在产地。”这位工作人员还表示,此前他们尚未查到这样的“毒”蘑菇。

  据介绍,蘑菇等食用菌比较脆弱,采摘一两天后很快变成褐色。为了有个好卖相卖出好价钱,利欲熏心的商贩将蘑菇浸泡在荧光增白剂里或者直接喷洒荧光增白剂,以保持其白嫩的外表,延长其“保鲜期”。

  ■相关链接

  荧光增白剂是化工原料,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荧光剂被人体吸收后,不像一般的化学成分容易被分解。荧光剂一旦与人体中的蛋白质结合,想把它除去就非常不容易,除非通过肝脏的酵素分解,才能将它排出体外,如此无疑加重了肝脏的负担。万一身体有了伤口,荧光剂和伤口处的蛋白质结合,便会阻碍伤口的愈合能力。根据医学临床实验,还发现荧光物质可以使细胞产生变异性,如对荧光剂接触过量,毒性累积在肝脏或其他重要器官,就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有关专家介绍说,购买农产品,最好选择表面沾有泥土,菜贩子还没有加工过的 .


相关搜索: 蘑菇 增白剂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