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青岛市大部分面粉生产加工企业已不添加增白剂

时间:2008/12/30 8:59:00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面粉不是越白越好

  青岛市大部分面粉生产加工企业已不添加增白剂

  12月17日上午,山东省青岛市质监局召开全市小麦(1985,11.00,0.56%,吧)粉生产加工企业添加剂管理座谈会,该局领导与来自全市80余家的小麦粉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共同探讨近年来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面粉中使用添加剂,尤其是使用增白剂的问题。会上,80余家企业发出倡议:禁止在面粉中使用增白剂,还百姓一个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

  面粉越白越好吗?

  据介绍,百姓对过氧化苯甲酰的关注由来已久。尤其是在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起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问题。近日,“面粉越白越好吗?”“能不能不再添加增白剂了?”的电话如纸片一般飞来。

  其实,面粉越白越好是一个误区。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我国面粉加工工艺落后,技术设备不精良,面粉中普遍含有麸皮,导致面粉颜色黄中带黑。而那时英国早已在世界上使用了面粉增白剂,因此,在国内一些企业也开始使用这种增白剂,“雪一样白”的面粉成为受市场追捧的高档面粉的评价标准。现行的GB 1355-1986《小麦粉》国家标准允许添加增白剂,《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规定稀释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的最大允许添加量为0.06g/kg。但是由于小麦粉国家标准自1986年修订后,至今已实施22年之久,标准已经严重滞后,虽然自2002年开始进行修订,但是到底是否禁止添加增白剂的问题一直未有定论。

  时至今日,国内面粉生产加工工艺不断进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日益完善,已经逐步解决了不添加增白剂也能解决面粉不白的问题。但是,在食品加工工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个别企业单纯追求卖相好,不惜过量使用增白剂,甚至在小麦粉中滥用添加剂的现象。而目前由于国家标准中依然允许添加增白剂,多次修改的小麦粉国家标准对于到底禁止还是不禁止添加增白剂,长时间内未能盖棺定论,给质监部门的监督管理增加了难度。

  增白剂质量不稳定

  由于目前,《小麦粉》国家标准尚在修订中,因此,企业生产加工依然依据1986年的老的标准,具体用量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规定,即:稀释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的最大允许添加量为0.06g/kg。

  记者在座谈会上了解到,目前青岛市80余家面粉生产加工企业中,已有80%以上的企业能够生产不添加增白剂的面粉。2008年,青岛品品好粮油有限公司共生产面粉6万吨,其中不添加增白剂的面粉有5万吨,添加增白剂面粉1万吨。青岛市凯乐制粉有限公司年产面粉10万吨,其中50%不添加增白剂。胶南泊里蟠龙面粉厂从2002年开始生产不添加增白剂的面粉,从当初占总产量的30%到2008年不添加增白剂的面粉已占总产量的92%。

  记者同时观察到,不添加增白剂的面粉主要供应大型的商场、超市、机关学校食堂以及以面粉为原料再加工食品的企业,但是,还有一部分添加增白剂的面粉则销到了个体粮油店、农贸市场、馒头房等地。

  据悉,由于添加增白剂的环节要求非常精准,是面粉生产加工的关键质量控制点,且不论是否所有的面粉加工企业都有能力上马添加增白剂的设备,就连正常使用的增白剂也因价格差异而导致质量参差不齐。据一家企业负责人介绍,由于增白剂的生产标准不统一而直接导致了增白剂的质量不稳定。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添加在面粉中的增白剂含量为28%,但是一些企业却生产36%的增白剂,增白剂本身已超出国家标准的规定。更为严重的是,增白剂的市场价格从18000元/吨,到10000元/吨,一些无良企业竟然使用市场价格只有3000至4000元一吨的工业级过氧化苯甲酰替代食品级增白剂。

  因此,无论是增白剂量的控制,还是质的把关,都直接影响到面粉的质量,添加剂生产企业的自律和依法生产也是解决添加剂安全使用问题的一个当务之急。

  质监企业联手行动

  12月17日的座谈会异常活跃,会上,青岛市质监局要求企业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谨记三鹿奶粉的教训,切实增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不滥用食品添加剂,把好原料进厂关、生产过程控制关、产品出厂关,让青岛的消费者吃上岛城面粉企业自己生产的合格放心的面粉。

  据介绍,青岛市质监局此次召开的全市面粉生产加工企业座谈会,共同探讨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的问题只是该局对食品添加剂进行专项整治的一个开端,下一步,该局将履行好监管职责,加严对食品企业的监督管理,结合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等9部门在全国开展的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分行业进行专项整治,进一步强化执法打假,对滥用食品添加剂和在食品生产中掺杂使假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规范生产秩序,净化生产环境,保证消费者吃上放心满意的食品。

  据了解,从2006年开始,青岛市质监局在青岛电视台开辟了一个15分钟的“质监与百姓”的栏目,自己出钱宣传守法企业,公布不守法出问题的企业,积极介绍与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息息相关的各种常识等,在青岛市民中树立良好的质监形象。该局局长王殿章表示,下一步,青岛质监部门将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呼吁禁止在面粉中使用增白剂,并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座谈中发现,目前中低消费者、建筑工地工人等由于相关知识和质量意识不足,该局会想尽办法加大宣传力度,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及时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

  有增白剂就有不规范。通过热烈的讨论,参会的80余家企业共同向社会发出倡议,在面粉中禁用化学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促进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引导和规范面粉产业走向健康发展之路。据初步统计,目前青岛市已有24家企业提供了不添加增白剂的面粉品种,已由质监部门通过媒体统一向社会公布。

  相关链接

  过氧化苯甲酰是略带刺激性气味的白色粉末,在加热或受到摩擦时易产生爆炸,对人体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强烈刺激及致敏作用,在化工行业被广泛用作氧化剂,如用于石蜡的脱色。医药行业可将它作为角质溶解剂用于治疗痤疮的外用药,在提醒患者的注意事项中一栏标有“本品仅供外用”,“如果出现严重刺激反应立即停药”,“不得用于眼睛周围或黏膜处”,“对小鼠进行的研究试验报告表明,过氧化苯甲酰极有可能有致癌性,说明过氧化苯甲酰可能是促发因素”,“妊娠及哺乳妇女慎用”等字样。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和污染专家委员会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动物食用625mg/kg过氧化苯甲酰的饲料后会出现不良症状。

  过氧化苯甲酰对面粉的增白原理是其氧化了面粉中产生黄色的β-胡萝卜素、叶黄素等成分,从而使面粉中色素减少,白度增加。这个过程也造成了面粉中维生素的大量破坏。因此,过氧化苯甲酰添加到面粉中,除了增白作用外,不但没有提高和改善面粉的质量,相反还破坏了面粉中的营养成分。


相关搜索: 青岛 面粉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