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健康资讯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糖尿病低龄化趋势严重 警惕儿童“小肚腩”

时间:2008/11/16 8:59:54 来源:成都日报

  前日是一年一度的“联合国糖尿病日”,我市各大医院纷纷举行了大型义诊活动。由于近年来,糖尿病已经成了威胁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因此前天到医院咨询的市民很多,各个义诊点前几乎都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然而,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在义诊现场竟然出现了不少小朋友和青少年的身影,这些“小糖人”的出现,不仅让医生和家长感到揪心,也让他们意识到了防止糖尿病向低龄化发展的重要性。为此,糖尿病专家向社会发出警示: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这样才能让糖尿病离得远远的。

  宠出毛病

  巧克力当顿吃

  前日一大早,市民朱女士就带着厚厚的一摞检查资料到了川大华西医院。原来,最近一段时间,朱女士发现在自己年仅8岁的儿子身上,发生了一连串“怪事”:最开始是孩子的饭量突然大增,而且饿得特别快,后来,孩子又总是喊口渴。朱女士连忙带着儿子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让朱女士着实吓了一跳,医生竟然说她儿子得了糖尿病。

  昨天在义诊现场,华西医院的专家也证实了这个结果。原来,朱女士和丈夫特别溺爱儿子。儿子喜欢吃洋快餐,朱女士就隔三差五带着孩子去吃炸鸡腿、炸薯条;儿子不爱喝白开水,朱女士就买来各种甜饮料。最近几个月,儿子忽然喜欢上了巧克力等甜食,常常把这些甜食当“饭”吃。朱女士感到特别后悔:“要是不那么溺爱孩子,让他从小就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就不会造成今天这么严重的后果了。”

  将设“儿童门诊”

  “最近几年糖尿病低龄化的趋势很严重,为了应对这种趋势,我们医院将在下周开设儿童糖尿病专科门诊。”昨日,记者从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程昕然那里得到这样一个消息。程昕然介绍说,受后天影响而引发的2型糖尿病目前上升趋势明显,不健康的饮食、摄入过量高热卡的食物、缺乏运动锻炼,都可能导致儿童肥胖的发生,而肥胖正是引发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一。

  程医生说,以往儿童糖尿病一旦发现,往往都是在成人科室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一定理想,“糖尿病的治疗针对性很强,过程也比较复杂,考虑到儿童生理发育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开设专科门诊是很有必要的。”

  重视“小肚腩”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治疗和成年人不同,必须慎之又慎。”对于“小糖尿病”的治疗,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陆志明说,2型糖尿病原则上可以先用饮食、运动的干预,若一段时间后血糖仍未达标,则可以采取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

  和程昕然医生的看法一样,陆主任同样认为儿童“小肚腩”是需要警惕的因素,“现在生活条件好,很多家长过于宠爱儿女,大量不健康食品的摄入,再加上体力活动减少,都可能导致肥胖。”陆主任说,“一旦出现了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的‘三多一少’,则可视为糖尿病的初期症状,家长必须重视,立即赴医院就诊。”

  “健康饮食,充足运动,这是防御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关键所在。”陆主任认为,儿童青少年应重视控制饮食,尽量广泛地摄入营养素和热量,注意粗细粮搭配,同时要加强运动,提升身体机能水平,增强免疫力,才能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养出健康

  三道防线 科学保养

  目前正值秋冬季节,也是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高发时段,在度过了盛夏的稳定期之后,如何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防止病情的加重和复发,是所有糖尿病患者关心的话题。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程昕然医生认为,避免糖尿病的“多事秋冬”,事实上只需要从身边小事做起,适时适度地科学保养,便可实现安全地过渡。

  1、乐观饱满情绪。程医生认为,秋冬季节里,气温的降低有可能对人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而一旦出现焦虑情况,人的免疫力水平就可能降低,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这个时期里,病人切莫因为疾病而感到郁闷、焦躁,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尽量广泛培养爱好,多参加户外互动,使自己心境愉悦。”

  2、科学控制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饮食的控制无疑是重中之重,程医生认为,秋冬季节气候干燥,糖尿病患者更应注意多补水,同时要多吃蔬菜,补充维生素C、B及无机盐、纤维素,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和煎炸类食品。

  3、及时添衣防寒。程医生认为,秋冬季节糖尿病患者的防寒也是重要环节,尤其对老年患者而言,机体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较慢,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更应及时添衣防寒。

  吃出健康

  合理搭配 遵守禁忌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科学饮食是防止病情扩大的重要环节,合理搭配饮食,遵守饮食禁忌,是有效控制病情,防止系列并发症的关键所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何吃得营养、吃得安全,是保持健康的首要因素。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陆志明认为,糖尿病患者存在饮食禁忌,但并不意味着大面积的拒绝,只要搭配合理,一样可以吃得满意,吃得健康。

  首先,陆主任认为糖尿病人应适当地增加食物纤维的进食量,因为高纤维食物可以降低餐后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以及降低血脂的作用,“绿豆、海带、荞麦面、玉米面、燕麦面、高粱米、菠菜等等。最好多种选择,增大营养摄入。”

  此外,大豆也是糖尿病人较理想的食物。大豆中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磷脂与豆固醇,对降低血中胆固醇也十分有利。至于烹调用油,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是理想选择。

  对于甜味品来说,陆主任则认为,“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吃些甜味水果,如桃、梨、菠萝、杨梅、樱桃等等,此外,西瓜也可适量食用。”陆主任说,糖尿病人应该控制糖摄入,但也不是一点糖都不能沾,病人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自己的情况,适度摄入糖分。

  测出健康

  定期检测 控制体重

  陆主任认为,市民应该养成定期检测血糖的习惯,尽早发现无症状的糖尿病。同时还要定期测定血脂、血压、心电图,这些都与血糖控制有密切的关系。对糖尿病人而言,经常测量血糖,对血糖进行实时监控,是有效控制病情的重要方法。现在市场上有不少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的家庭血糖仪可供选择。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血糖仪分为电化学法测试和光反射技术测试两大类,一般来说后者的准确度更高。而市民挑选血糖仪时,应该综合考虑采血针使用是否便利,需血量的多少,机器读数的时间,显示屏的大小与清晰度,电池的更换是否方便等因素。

  而自测血糖的准确度和测量时间也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检查空腹血糖的时间最好在早上6点-8点,抽血时,患者要保证前一日晚餐后至次日清晨做监测时空腹8-12小时,超过12小时的“超空腹”状态也会影响监测结果。测餐后2小时血糖,不能吃完饭后才开始计时,要在吃第一口饭时就开始计时,到2个小时后再测,同时,要避免剧烈运动、抽烟和饮用刺激性饮料。此外,测血糖前,不能停药,因为停药后再测血糖,这样得出的检测结果既不能准确反映病情,还会造成血糖波动及加重病情。记者 吴丹 杨甦


相关搜索: 糖尿病 儿童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