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内“忧”外“患”豫啤路在何方

时间:2008/6/26 16:56:58 来源:经济视点报

    多年的低价竞争让豫啤企业元气大伤。

    与国内巨头的几次短兵相接,豫啤的表现不堪一击。

    豫啤最好的出路是搞联合,与国内、国际巨头们重组。

    这是一个骇人听闻的业内分析:如果没有奇迹,豫啤军团将在2~3年内全军覆没,没有生者,没有出路。

  不管这是一个正确或错误的分析,但它是站在豫啤现实基础上的判断。豫啤到底面临着什么样的命运?

  内战,元气大伤

  做出判断的是河南府泉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丕付。其从1986年大学毕业即分到当时的商丘市啤酒厂工作,一直至今。从一个普通员工开始,一直做到今天的副总经理,陈丕付经历了豫啤辉煌的日子,也经历了那场著名的啤酒价格战,一直到今天的反省、自救。每到一个地方,他总是有意无意地去层次不同的饭店,为的是调查各地各个啤酒品牌的市场情况。他对河南啤酒充满感情,说起豫啤的历史滔滔不绝。

  “晚了,太晚了。”谈起时下豫啤的自救,他俯首长叹。所以,他的话不是愤青式的极端言语,也不是痛恨者的诅咒,那是深爱者的扼腕痛惜。

  他的依据很简单——低价竞争让豫啤企业伤了元气,大家无力自救,并且随着国内、国际巨头的步步逼近,自救也为时已晚。

  低价竞争,这也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

  从1996年至今的价格战使河南所有的啤酒企业跌到了深渊,个个伤痕累累,精疲力尽。

  从1996开始,各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选择了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价格战,一打再也没完没了。一些行业佼佼者抱着“拖死小企业,等待收网”的心态,不惜把价格一压再压。

  河南省酿酒工业协会在1998年和2002年连续两次发起的《河南省啤酒产品最低限价协议》,最终都沦为一纸空文。

  比起外省啤酒行业整合资源,河南的啤酒企业竞争的结果却是一损俱损。恶性竞争的结果是企业大面积亏损,行业效益下滑。

  一份公开数字显示,1999年河南啤酒行业吨酒利润仅为17.67元。2000年,全行业盈亏相抵后利润仅2000元,平均每吨酒利润为13.5元。2001年,出现了史无前例的100%亏损。“卖得越多,赔得越多”。

  多年的恶性竞争造成了多数企业亏损。“河南没有几家企业盈利。”陈丕付介绍。这么多啤酒企业之所以还能活到现在,是因为“吃税”。据业内人士介绍,折合起来,每吨啤酒的税额约在300~400元之间。几乎没有企业按照这个税额纳税。“之所以能活到现在,就是因为吃这些税。如果依法纳税,所有的啤酒企业就会立刻死掉。”陈丕付说。

  “大家都活着,但活得艰难。”他形容。

  亏损或微利经营,也使得许多企业根本无力投入技改、无力投入高档产品、无力进行人才投资,整体竞争力大打折扣。这样的结果导致河南啤酒全在中低档产品徘徊,缺乏中高档产品。

  如果大家都在这种同水平竞争还相安无事,但是等到与真正有实力的行业大鳄直面相对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并且,行业大鳄已经来到门前。

  敌进,无力反抗

  “华润雪花已经稳定了安徽市场,占到安徽市场的70%份额。现在,它有时间、有精力来对付河南了。”陈丕付解释自救为时已晚的原因,还没等到你自强起来,对手已经提前来到。

  俗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但是,至今,河南是全国唯一没有大资本进入的市场。但是,对于国内、国际啤酒巨头的到来早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些分析也有理有据: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雪花”)已经“拿下”河南周边7个省中的5个省——湖北、安徽、江苏、河北、山西,除山东和陕西两省已经被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所控制外,唯独河南市场还被“独立”在中间。同时,青岛啤酒的两大主力市场山东、陕西隔河南相望。华润希望借助河南实现市场连片,青岛希望借河南实现市场连线。借用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华润进入河南既可以围攻金星,又可以“切断”青岛啤酒山东和陕西市场的联系。河南成为两大巨头的必争之地。

  但是,陈丕付之所以如此说,还是由于他的亲身经历。

  蓝牌啤酒的根据地是商丘,向周边辐射到周口及与安徽、山东等相临的地区。因为与安徽、山东接壤,蓝牌啤酒最先感受到华润、青岛的攻势。

  “今年雪花在商丘、周口的影响很明显,蓝牌销量下滑了10%以上。”陈丕付毫不隐瞒。据他介绍,在永城、夏邑等一些距安徽较近的商丘、周口县市,雪花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50%以上。

  据陈丕付调查,目前,作为东道主的蓝牌啤酒占商丘市场份额的50%~60%,雪花占10%,其次是崂山,维雪。

  “这只是临近安徽的辐射效应,如果华润雪花大举进攻,情况将更为严重。”在陈丕付的眼里,整个河南的形势都不容乐观。

  有着与巨头们短兵相接体验的不只有蓝牌啤酒,月山啤酒似乎更有发言权。

  2006年,华润雪花大举进攻山西市场,与在山西占据半壁江山的山西月山啤酒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西月山”)短兵相接。

  之前,月山啤酒在山西占据着相当大的市场份额,2005年啤酒销量约为6万千升,占晋中市约30%和太原市约20%的市场份额,是山西省第二大啤酒企业。

  尽管如此,在这场抗争中,最终还是以山西月山放弃了自己的市场而告终。退守河南的月山啤酒败得心服口服:“既然华润啤酒决心拿下山西,月山啤酒与之抗衡,最终只能是白白牺牲。”

  几次的短兵相接,豫啤所表现出的不堪一击,反映了豫啤的竞争实力。如果有一天,战场转移到河南,它们又会表现得比这好多少呢?

  “豫啤的生死存亡就在这一两年内见分晓。”陈丕付说。他的话得到了业界多数人的认同。

  重组,死而后生

  “啤酒整合势在必然,重组、并购,大势所趋。”专长于做酒类营销的远景营销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司圣国说。他的远景策划公司曾是维雪啤酒的专业策划公司,与维雪合作了4年,现在为蓝牌啤酒服务。对河南啤酒业有着深入研究。

  “河南啤酒市场落后于相邻的安徽、江苏3~5年。”司圣国认为,“现在的安徽就是三五年后的河南。”。而在安徽,华润雪花目前占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难道这就是河南未来的状态?

  河南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也倾向于这种观点。“整合速度越来越快,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短期内还能维持一段时间,长期就不行了。如果这几年没大的提升,确实很麻烦。”

  而最好的出路是搞联合,与国内、国际巨头们重组。

  但是,就是这样的要求也可能是奢望。

  关于啤酒巨头重组豫啤的传闻从来就没有间断过。但至今,没有一个定局。

  蓝牌啤酒也曾希望与华润合作,双方也就此商谈过,但最终没有结局。“时机不成熟”,陈丕付没有透露详情。

  在山西月山被华润雪花收购之后,月山曾做出被华润收购的打算。但是,就连是被收购,也是相互竞争,只能成为被选择者。

  “2006年年初,维雪啤酒在郑州附近的巩义设立了分厂,预计2007年三四月份就投产了。如果我们不提升月山啤酒在河南省的形象,我们最终会失去同华润啤酒进一步合作的机会,后果可想而知。”在山西月山被收购之后,月山啤酒公司负责人强调做强河南市场的意义。

  “无论哪个啤酒企业,在河南布局都是规则的,它在一定区域收购或新建一个生产厂,不会再收购同区域的另一厂,所以,大家都希望做大做强,赢得与巨头们合作的筹码。”

  似乎河南啤酒企业所有的努力,只不过是为嫁个好人家而准备的嫁妆。司圣国非常同意这个观点,“一是维持现有市场,二是保证谈判价码,如果你比别人做得好,生存空间大一些,谈判余地就更多一些。”

  从与华润谈合作的经历中,陈丕付认为,行业巨头们对河南是志在必得,但又有所顾虑。终极原因还是因为河南的低价。他们如果现在进来,还可能陷入无底的低价深渊。所以,它们不愿意与你合作,而选择打死你,致其死地而后生。然后,再在这块市场上重新建立秩序。

  豫啤就这样被动等死吗?没有其他出路吗?

  “基本没有出路。要么死掉,要么被收购,就在这两三年。”陈丕付肯定地说。

  原因是想要有出路就需要资本。而啤酒业本来就融资艰难,上市不太可能,近期国家又实施金融从紧政策,融资更是难上加难。“如果没有大的资金注入,生还的机会不大。”陈丕付认为。


相关搜索: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