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各地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龙头企业推动四川水产业快速发展

时间:2006/8/10 9:05:41 来源:四川在线
    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专家日前在一篇题为《中国渔业产区竞争力分析与未来发展战略》的文章中预言:四川这个地处偏远,远离海洋的西部省份,可望成为能生产海水鱼的“海产品”大省。

    看似天方夜谭。但这是基于数据和事实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一座“金矿”

    我省境内有大小江河1200多条,水库6000多座,湖泊1000多个,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900立方米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水资源不仅蕴藏量丰富,而且暖水性、冷水性、热水性资源皆备,能够满足不同特色水产品养殖的多种需要。

    2005年,全省水产品产量达98.25万吨,增长14.05%。专家指出:14.05%意味着,四川2005年一年就增加淡水鱼产量12万吨,比西北地区最高省份一年总产量还多。

    专家指出,我省发展鱼类养殖具有广阔的生产空间和价格空间:目前全省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为10.5公斤,人均还要增加30公斤,才能达到全国水平。

    西南各省区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仅为1.5至7.6公斤,这也是我省鱼类产品的广阔市场。从水产品价格看,四川平均价格低于全国的20%,低于世界的50%以上,价格空间更可观,而且当前鱼类养殖的市场风险非常小。

    我省主要水产品市场价格两年前开始持续上扬,去年底达到近10年的最高水平后,今年始终保持了高位运行,与上半年的猪肉价格持续下滑形成鲜明反差。在7月31日国家农业部发布的水产品批发价格日报上,成都鲤鱼的批发价维持在10元/公斤。

    省水产局表示,上半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51.41万吨,同比增长9.5%;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65.25亿元,同比增长10.9%;助农增收9.43元。

    今年,我省水产业的目标是:水产品产量突破100万吨大关,力争10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55亿元;农民人平从水产业上增收20元。

    龙头带动水产业崛起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省的水产品产量不到5万吨,而去年却发展到近100万吨。巨大的飞跃,有赖于民营企业的崛起。

    以通威集团、凤凰集团为龙头的年产100多万吨鱼饲料生产企业,以芳草、华强、三友、科邦为龙头的渔药生产企业,在全国赫赫有名。通威、凤凰、三旺、正大等几大著名的饲料生产企业引进了美国、瑞士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生产出了优质高效的渔用饲料,硬颗粒饲料、浮性饲料及各种特种渔用饲料成为四川水产养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提高产量及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推动水产养殖发展的同时,龙头企业自身也快速发展。比如通威集团,就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集团,其业务连续10年在全国同行中处于第一的地位,并由四川逐渐走向中部、东部。2005年,该集团有50余家公司分布在全国各个地方,占全国15%的市场份额。在江苏、湖南、湖北和川渝、珠三角地区,该集团市场份额占20%到30%。在今年7月12日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的145个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名单中,通威品牌成了中国饲料行业中唯一当选的标志性品牌。

    为推进水产养殖的产业化进程,省内龙头企业在品牌塑造、水产品深加工、水产养殖与第三产业联姻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通威集团前期打造出中国首条品牌鱼“通威鱼”后,又投资2亿元在新津县建设水产品深加工企业。此举将结束我省没有水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历史。同时,该集团还拟投资8亿元建设新津水产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绿色水产观光旅游养殖示范基地。

    “我们循着既定的路子,产业链往上下两头不断拓展延伸,它的上游是亚洲最大的水产科技园,中游是水产饲料,下游是无公害鱼及其深加工产品。”集团董事长刘汉元说。

    业内人士已感到我省水产养殖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专家在分析种种迹象后直言,四川水产龙头企业将参与全国行业性整合,包括近海渔业、公海大洋渔业、远洋渔业的整合。它还必然会参与国际高端海水鱼养殖,包括金枪鱼养殖。

    名特优新拓展发展道路

    细心的四川人注意到,在都市的餐厅里,一些以前只在书上听说的珍稀鱼类正成为桌上佳肴。

    川西地区丰富的冷水资源为发展鲑鱼、鳟鱼、亚冷水各种鲟鱼等名特优鱼类提供了条件。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省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热度不减,除四大家鱼外,大口鲶、江团、青波、鲟鱼、虹鳟、鮰鱼、鲈鱼、虾、蟹、鳖、鲑等数十种引进和开发的新品种得到普及推广,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和雅安市分别从山东引进资金6000万元、2000万元,建设冷水鱼出口基地。四川涌泉珍稀鱼养殖公司从国外引进5批西伯利亚鲟鱼卵,并成功孵化。2006年4月投资1300多万元的“虹鳟鱼出口养殖基地”正式落户大邑。前不久,四川都江堰虹口三文鳟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的西部最大的鲑鳟鱼良种繁育基地在都江堰市虹口乡开始建设。

    据了解,我省水产业的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比重将达到40%。这无疑为水产业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道路。

相关搜索: 水产品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