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记金山区葡萄技术员张建平的先进事迹

时间:2006/7/7 10:26:10 来源:网友
    张建平,今年60岁,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儿子,是金山区吕巷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林业工作者。他貌不惊人却蛮声金山,他狠抓果树生产,使村、镇的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他注重培育绿化、果树苗木,为金山林网化发展作出贡献;他主攻葡萄“Y”型栽培技术,特别是大棚保护设施葡萄“Y”型栽培技术,让金山区3000余亩果农们受益;他曾先后被评为县建功立业“五十件好事”、市绿化、市“三学”等先进个人和曾被带领的单位荣获全国先进林业工作站。最近,他又被区林业站推荐为市绿化工作标兵候选人。他于1990年入党,曾担任过生产队长,村长、镇林业站站长、葡萄基地负责人和区“家家富工程”技术领导小组成员。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靠着勤劳和智慧、靠着日积月累的工作经验,凭着一股子执著韧劲和拼搏精神,用汗水和心血在林业工作方面创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同时,他那满腔热忱地服务精神,荣誉和赞声受之无愧。

    初尝胜果

    人们常说:三十而立。可张建平在这个时代没有机遇,因为他的几年生产队长权力就是种麦、种稻。1988年,镇农业公司随着改革开放形势,提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果树生产。年过四十、担任农业生产负责人的他,结合本村地多人少农民穷的实际,动员农民种植了300余亩葡萄、桃树。他一方面上县、市农口技术部门请教,另一方面从马陆请来了师傅。不到三年的努力,果树平均亩产也有1000公斤产出,每亩收入超出水稻种植3-4倍,达到3000元。戚埭村果农欢天喜地,张建平也高兴得叫劲,组织上给他“县先进”、“镇先进”荣誉。

    踏上征程

    戚埭村果树生产的成功,全镇需要借签。张建平于1991年调到镇林业站任站长,踏上了林业工作的征程。面对新的工作岗位,他着手狠抓以果树为主的林业生产。经镇政府和各村的大力支持,91至92年,全镇发展果树近3000亩,占全镇总耕地面积12%,成为全县果园之乡。有了面积,如何提高产量和质量?1992年,他请县林业站技术员协助,搞了15亩早桃主杆型栽培试验。次年,单株产量十多公斤,亩产达到1250公斤,收到了比开心型栽培提早一年的好效果。1994年春,他在浙江海盐农科所葡萄基地了解到“Y”型栽培,在通风透光的作用下,使技条粗细均匀,技条发芽整齐,而且成熟早、产量高。回来后,他立即在戚埭村6组的3户果农家进行推广应用,并认真做好栽培对比记录。与篱笆式、架式栽培对比,成熟提早一星期左右,产量增加2-3层,而且商品性极好,经济效益提高竟达30%以上。次年,“Y”型栽培技术在全镇300多亩葡萄中全面推广。1997年,全镇4000余亩果树,总产值达到1327万元,果树面积只占总耕地面积14.7%的情况下,产值却占全镇种植业产值的22.1%。

    再接再厉

    2001年,金山区实施“家家富工程”,他虽然接近退休,仍不懈努力。他租用了30套大棚。在荡田九组种植了10亩葡萄,并一头扎了进去。他勇于试验,勇于摸索。在大棚葡萄田中,一是品种多样:有无核白鸡心、里扎马特、藤稔等品种;二是栽培方式多种:每亩有90株的,有110株的,还有130株的;有每串留50粒左右的,有70粒左右的,也有留90粒左右的;三是用肥多种处理:有有机肥当家的,适当配上氮、磷、钾;有复合肥当家的,再配上氮肥;也有的看天、看地、看苗用肥。一年的探索,找到了高产、高质、高效的道理。次年,2亩青提亩产1300公斤,亩产值1.3万元,6亩藤稔总产8700公斤,产值6.1万元。他在不断地学习、试验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可他并不满足。他常常告诫果农们,积累了经验,还需创新。这才有立足之本。他把创新意识倾注到果子品质上。首先是控果子大小和均匀。根据以往经验,每株葡萄亩12-15串,提子品种每串留80粒左右。藤稔留50粒左右,其每串重量在采收时控制在0.8-1公斤之间;其次注重果子颜色。根据大棚葡萄特点,全部采用套袋,使其成熟、上色度达到一致性;再次讲究果子适口性。在棚内应用滴灌方法,使干湿度达到所需标准,2003年的10亩上佳果子,总产值达12.12万元,总利润7.13万元,亩均产值1.21万元,亩均利润7132元,创本区同行效益之最。

    热忱服务

    他那锲而不舍、助人为乐的精神,在镇乃至金山受到广泛留传。——三年前6月的一天,他路过有102亩果树面积的廊下镇南场16组,发现这里竟有30多亩葡萄患上霜霉病。他马上找到几个果农,在田间向他们讲明:“不及时防治,一星期内叶片变黄脱落,后果将是颗粒无收”。一位果农听后吃惊而感动:“我们还蒙在鼓里,您不但向我们传技术,简直是给我们送来几万元的钱。”——前年夏季的一天,他正在大棚里劳动。“老张...老张”棚外传来急促叫声,他走出棚外。来者是旁边村的万志明,他家3.5亩大棚葡萄,不知怎么的,下部叶片变黄...来者一定要他前去检查。他看了看表,已是10点半,但还是去了。通过现场查看,给他开出了白天盖地膜,晚上沟内灌水的“药方”。——2003年,他在指导本镇农民大棚葡萄时发现,凡是提子品种的都有白粉病。此时,他想到的是自己是“家家富工程”技术领导小组成员,有责任到兄弟乡镇那里去看看。于是,他放弃自己的“小田”,租了车子,用三、四天时间,分别到全区十余个镇进行一一指导。

    今年2月,他退休了。可他被金山区银龙蔬菜示范6场聘为技术负责人,指导70亩大棚葡萄、30亩生梨的生产。“现在看来,果树生产我要干一辈子”。他如实说。

相关搜索: 葡萄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