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国内大豆市场近弱远强走势仍清晰可见

时间:2006/6/12 15:24:23 来源:网友
    近来,国内大豆市场走势可谓“不尽人意”,不仅在东北国产大豆收购后期价格未发生明显上涨,而且市场价格走势也看似没有规律。5月份,进口大豆到货量达到高峰有300多万吨,而且进口大豆到港成本仅在2400元/吨,但国内大豆价格下跌幅度并不大,而且主产区行情还出现了短暂的启动迹象。6月份,虽然进口大豆订购量和到货量要减少,到港成本也上涨2500元/吨以上,而且,美国大豆播种完成,主产区很可能面临干旱天气的影响,入市基金也几欲炒作,但都未促成强劲的涨势。目前,人们对于国内大豆市场下一步走势都在视目以待,不过,在笔者看来,大豆总体走势依然清晰可见,近弱远强的趋势并未发生变动。
   首先,近期内,国内大豆价格依然保持弱势,难有明显上涨行情出现:
    一、国内大豆市场继续承受“双压”。 
    据统计,整个5月份进口大豆到货量达到了303万吨,超出了原先280万吨的预期,由此可能影响到6月份的到货量可能达不到原先预计的380万吨,但5、6两个月的总到货量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估计还在660万吨左右,到货量远大于需求,大豆的库存将会有显著增加。有消息称6月船期的订货量不象4、5月那么大,以目前的船报估计,7月份的到货量确实会明显下降,但不会低于200万吨。近期,国内市场仍将继续承受较大地进口大豆到货压力。
    目前,南美大豆已经基本收获完毕,广大豆农和农场主将逐渐把精力放在售豆上,备受关注的巴西雷亚尔汇率和贷款问题正在得到解决,南美大豆面临上市高峰,在强大的季节性压力面前,任何市场炒作都难以形成气候。我国一半以上的大豆货源都来自国外,国际市场影响更显重要,近期内,由于“双压”利空作用不可低估,国内大豆价格上涨将继续受到制约。
    二、豆油、豆粕行情低迷,油厂经营不景气。 
     本来,国内养殖业复苏就比较缓慢,而近来,各地时有发生的禽流感、口蹄疫等疫情,则进一步影响了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以致于使国内豆粕销售继续迟滞,行情不断回落。近来,国内外市场有关“生物柴油”的炒作此起彼伏,但对国内豆油的利多支持明显不足。随着天气转热,国内食用油交易逐步转移到棕榈油上,豆油的市场份额和价格不断受到冲击,在外盘难以出现单边行情的情况下,国内豆油难以摆脱弱势。由此,在下游产品价格双双低迷的情况下,国内油厂利润不断下滑,很难接受大豆价格的上涨,收购也比较谨慎。 
    其次,国内大豆后期市场将逐步解压,中远期行情仍有走高的机会:
    一、南美大豆上市压力消散,国际供需格局逐渐改善。
     时到7月份,南美大豆装运高峰已过,季节性上市压力将相应得到缓解,伴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逐步改善,国际大豆价格将走出“供大于求”格局中低迷行情,呈规律性回升。尤其是到8月份前后,不仅中国、美国等大豆主产国大豆存量已经不多,南美大豆也将步入供应后期,大豆供应转而趋于紧俏,即便没有“天气市”、“生物柴油”等市场炒作的烘托,其行情仍将走入牛市,并可能引起国内大豆市场的连续跟进。
    二、市场炒作将把国内大豆价格推向高潮。 
    从近年来的收成情况来看,美国大豆丰产基本是依靠单产的提高来实现的,所以主产区的天气变化对产量的影响一直是言不败的话题。据分析师指出,进入6月份后,美国大豆产区很可能面临干旱的天气,而此时美国大豆步入关键生长期,一旦天气稍有干旱的苗头,很可能带动国际大豆市场展开一轮拉升行情。尤其是今年大豆锈病已经登陆美国,目前部分产区又相继发现病菌,美国大豆还可能面临更大的考验。届时,必然引起一向颇为敏感的CBOT市场的激烈反映。
    由于美伊“核争端”不断升级,国际市场被长期笼罩在“能源危机”之中,今年以来,各国都在加紧发展“生物柴油替代”工程,包括豆油在内食用油脂需求量正在呈放量增长态势,有关“生物柴油”的炒作已经触及相关油料行情的波动。后期,无论危机是否得到解决,各国“生物柴油”发展进程已不可阻挡,豆油需求量的增长,也将推动国内外大豆价格的上涨。
    三、后期下游产品市场形势会逐步好转。 
    不可否认,当前养殖业复苏缓慢的形势已经大大削弱了国内市场对豆粕的消化能力,但是畜禽产品价格也确实已经步入上涨的通道,将不断刺激国内养殖规模恢复进展。预计7-8月份,随着畜禽养殖进一步好转,水产养殖步入旺季,国内豆粕需求将再次活跃,一些饲料厂和经销商将伺机加大囤货量,推动豆粕价格实现大幅上涨。届时,豆油虽然仍处于消费淡季,但其市场供应也将出现“青黄不接”,加之,国内外豆油价格倒挂以及生物柴油应用量的增长,其价格也将实现理性上涨。后期,下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将使油厂压榨利润逐步回升,带动大豆价格上涨。
    四、菜籽减产的利多支持。
    各分析机构多将今年菜籽产量确定在1160万吨以下,比去年产量降低100万吨,菜籽大幅减产已成定局。在新季菜籽开秤收购不久,市场价格即开始实现“高走”,因此,今年菜籽的集中上市对大豆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而随着后期,各地油厂和经销商的竞相收购与广大农民惜售行为的博弈,国内菜籽价格进一步上涨还将成为国内大豆市场一支新生利多支持因素。

相关搜索: 大豆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