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终端白酒大崩盘?(二)

时间:2005/5/21 12:35:01 来源:中国酒网

    都是“贿赂营销”惹的祸

    圈内常有人讲这样一个笑话:某超市开一家新店,开张前仨月即对外广为招商,为的是吸引众厂商前来加盟,却不想歪打正着:开店花了2000万,进场费却预收5000万。于是超市老板豁然开朗:我何苦还干这个倒霉经理呀,干脆直接做超市开发商得了。开新店不仅不花钱反而挣大钱,这可比经营超市来钱快多了!

    如果把这个笑话说成真事儿,恐怕也没几个人会感到吃惊。

    当今的酒类终端市场,进场费、店庆费、酒水买断费、包场促销费以及名目繁多的各种返点、回扣、赞助、支持等等,已成为各大商超和众多酒楼、饭店的一个巨大盈利源泉。在他们全新的利润结构模式中,这些“灰色收入”已变成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难怪有人断言:现在很多终端企业近60%的利润,已经不是来自其本身的正常经营,而是来自它的上游——从供货厂商那里获取的各种“终端外快”。

    “几年前南京的餐饮终端,进场费、促销费要得并不多。随着这两年竞争白热化,酒店的要价越抬越高。现在不光对新产品收进场费,有的甚至连‘茅台’、‘五粮液’都开征进场费、促销费了,终端环境日趋恶化。”苏糖糖酒食品有限公司陈国锁总经理说。

    的确,几年之前,如果听说哪个商场、酒楼收进场费、店庆费、抑或某某厂家玩了一把终端“清柜”、“包场”,还真觉着新鲜。可眼下,终端如果没了这些“潜规则”,那还叫“终端”吗?!

    终端的蜕变,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竟然如此“天翻地覆”,而且在全国各地各大卖场当中迅速蔓延泛滥、以至在效仿传播过程中花样不断变异翻新,着实令人心悸而又心忧。

    细细考证,其实酒类终端的这种蜕变,其催化者恰恰是酒行业自己。先是来自川黔的一些“买断新贵”们,在终端市场运作上始作俑,花一点小钱儿“买好”终端,以求在大卖场中迅速立足;继而一些徽酒品牌将之发扬光大,形成某种模式化运作,在终端竞争中异军突起;最后众酒厂恍然彻悟、一轰而上,并且“大胆开拓、与时俱进”,将之“玩”到疯狂......正是众多酒企特别是白酒企业,在终端市场上的这种不正当竞争,为自己酿就了这杯要命的毒鸩。

    近日某业内记者在一家刊物上写到:“2004年,徽酒的动作引人关注。在南京,共10000家左右的酒楼被安徽的‘酒疯子’买断了9700余家。以一个包间1万元左右计算,买断这些酒楼的费用完全是一个天文数字!”笔者如实抄录、数字未予核实,但南京市场上这种“振聋发聩”式的超常盛举,却是不争的事实。

    “买店、包场、包促销经营权等操作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商业贿赂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它毒化终端,破坏了童叟无欺的商业规范,失去的是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与氛围。尽管这样做暂时控制甚至垄断了终端网络,似乎赢得了市场先机。但最终结果,是贿赂的成本伴随不正当竞争加剧将越抬越高、终端的‘狮子口’越开越大,搞不好整个酒行业都一起被‘喂’进去。”江苏中糖德和酒业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卫说。

    事实的确如此,现在人们已深感终端日趋难做。譬如过去做酒店,只要双方看好,把酒送进去就得了。如今可没这么简单:你看好的酒店或许早被一个或几个白酒品牌“据为己有”,对觊觎者它们一概排斥。要进场吗?那就交上第一笔贿赂——进场费,形式当然有多种:打包、专场、同场、自然销售,你大可以谨慎权衡定夺,但绝无逃避的可能,只要你想进来;交了这笔贿赂卖场的“买路钱”,先别惦记挣钱,你首先要考虑如何把产品销出去、尽快把进场费赚回来。于是,用于终端的第二笔大贿赂应运而生——开瓶费。可不要小看这笔钱,它开价的高低直接与你所过,这还没完呢。虽说促销小姐大多妩媚讨喜、巧舌如簧,架不住消费者见得多了审美疲劳、未必买账。于是第三件法宝还须同时祭出——贿赂消费者的促销品:打火机、手表、金戒指、美元已经过时,现在流行的是抽大奖抓彩电、冰箱、电脑甚至小轿车......

    市场乱象、无序竞争、贿赂营销,所有这些不规范运作带来的最终结果,是喂出了终端一个填不满的“狮子口”。

    终端消费巨大的“温柔陷阱” 

    “在终端费用上,终端企业和供货厂商可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尤其很多供货厂商,对终端的漫天要价虽深恶痛绝,但还是愿意掏钱,因为他们无奈。正所谓:‘做终端找死,不做终端等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上身家性命搏它一把。为树品牌、扩销量、展示形象,厂商们只能被迫就范。”江苏省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王建英说。

    “找死”固然精神可“嘉”,但大笔终端费用却是回避不了的现实。这笔钱经销商肯定拿不出,商品差价里压根儿就没这笔费用;生产厂家也拿不出,按正常成本核定价格:生产直接成本+包装直接成本+税负+企业合理利润,产品里根本就摊不出这笔钱来。

    于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疯狂“创意”诞生了:在设计终端产品并为之定价之前,先把这笔巨额通路费提前“预留”出来。原本十几块钱的酒,其出厂价一定要定在几十块钱以上,如此才有足够空间去应付各种名目繁多的进厂费、开瓶费、促销费、宣传费等等。换言之,一个在终端市场上大获成功的新产品,它起码要具备一个基本要素:价格与价值严重悖离。

    “前不久我们去镇江考察,看到四川一个酒在那边做终端,开瓶费‘开’到80多块钱。后来一打听,这个酒出厂价才20元,可在酒店里却卖150多,典型的贿赂营销嘛。”某经销商说。

    “就我个人看法,目前市场上起码有一半白酒产品,其质、价是严重悖离的。这种现象正向葡萄酒行业蔓延。以前市场价几块钱、20几块钱的酒,改个瓶型、换换包装,就卖大几十、甚至上百块钱,价格实在太离谱了。消费者花那么多钱,却享受不到相应价值的产品。现在要喝物有所值的酒,还真得有点‘鉴别’功夫。”苏糖糖酒食品有限公司陈国锁总经理说。

    眼下的终端厂商,他们在营销环节上可谓费尽了心机:酒店给了进场费、包场费,服务员给了开瓶费,消费者又给了这样、那样的促销品,堪称“八面周致、无懈可击”。然而那些经常进出餐馆、酒楼、从促销小姐手里豪爽地接受推销的人们,是否认真思考过:所有这些费用,实际上最终‘羊毛出在羊身上’——还是要由消费者去为他们全额埋单!

    包括那些现代流行的众多商超大卖场,虽然他们常以商品最便宜、对消费者最优惠为号召,但变相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正是他们。进场费、店庆费、节日促销赞助费,特别是商品“价格优惠”带来的一系列成本损失,统统都要由供货厂商为之负担,逼得后者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虚抬价格,最终把危机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围绕着厂商、店家、消费者,终端领域里已经形成一个看不见的怪圈,它最终套牢的正是消费者。这个怪圈不被打破,消费者的利益就很难从根本上得到保障!”著名白酒专家高景炎指出。(杨志琴)


相关搜索: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