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李华新:珍珠粉原料来自贝壳的可怕

时间:2010/9/25 11:08:50 来源:凤凰网

    在盛产珍珠的浙江省诸暨市,人们主要用三角帆蚌壳来养殖珍珠。不过,与珍珠相比,贝壳价值就要小多了,主要用来加工钮扣和饲料。每吨的售价不过几百块钱,然而,当这些贝壳经过一番改头换面之后,身价竟然暴涨了十来倍。

    在诸暨市的一家贝壳加工厂记者看到,院子里堆放着大量的贝壳原料,一些贝壳的表层看起来又黑又脏。工厂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近几年,这种贝壳变得越来越抢手。因为经过特殊加工后,它可以卖出大价钱。随后,她向记者展示了加工后的成品,一种看起来又白又细的粉末,也就是贝壳粉。2010年09月23日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

    原本只卖几百元一吨的原料,在加工后一下子就升值到了2800元。浙江诸暨不少厂家用贝壳粉冒充珍珠粉。而且这些珍珠原料已经成为一些保健品生产厂家的原料必选。在用来清洗这些黑贝壳的化学品种使用的是工业用氢氧化钠就是用来配制药水的原料,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会刺激眼和呼吸道,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出血和休克。想想这些用具有刺激性的工业原料进行加工的方式,然后研磨成细末,制成的所谓珍珠粉会是如何对人体进行的滋养,就能明白这些所谓的珍珠粉,以及肌肤滋养品,当地人是不会用的,而且是他们其实心里明白,现在的这些所谓的珍珠粉的真生底细。

    原本又黑又脏的贝壳经过药水清洗后,变得光鲜白亮。而清洗干净的贝壳经过晾晒后,就被直接用来加工成了贝壳粉。不过,贝壳粉之所以能身价倍增,不光是因为它有了一个好卖相,最关键的是,这些贝壳粉还改了名,成了珍珠粉。

    珠力宝珠业有限公司是当地的一家老牌珍珠粉厂。在这家工厂的车间里记者看到,大量的白色粉末经过烘干处理后,直接进行包装。工厂负责人承认,这种白色粉末大部分都是贝壳粉。在生命之光珍珠有限公司记者发现,这家厂也在使用贝壳粉生产一些所谓的珍珠粉。

    使用贝壳粉冒充珍珠粉在当地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在浙江华东国际珠宝城,珍珠粉种类繁多、包装精美,很多产品上面都标称采用优质珍珠、上等珍珠精制而成,是“100%珍珠粉”。然而销售人员却告诉记者,他们这里批发的珍珠粉有不少都是贝壳粉。

    现在看来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办不到的,而且是这样的一个本来是属于中国传统的珍贵品种,其实早就是已经被改变了它的真实身份,因此对于珍珠的解毒生肌、安神定惊、润肤美容的功效,其实是不会存在的。而且这样的一个事实的被披露,其实会使得无数的这些造假珍珠企业的命运毁于一旦。而且央视的报道现在看来是来的太晚了一些,因为这些不法商人和已经没有最起码企业伦理道德之人,早就赚得钵满盆满;只是在这些不义之财中是无数的人受骗上当的结果。

    问题是,这些企业造假以及系列的造假制造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而且是都会从这个利益链条中得到利益,因此就会心照不宣,就会彼此关照,而把最终的上当者作为自己渔利的对象,而相信这样的企业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会不知道,可是这些在浙江生产的产品,人家自己却是不会用的,而只是销往外地。这样的一种为富不仁,其实也是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秘籍。

    中国保健协会接受采访时说,“产品厂家不是会员单位,没法管。而且即便是会员单位,也没有处罚权利,只能提供给政府部门。行业和协会之间的存在监管的漏洞,而且这些漏洞的存在会使得一些人正好钻了这个空子。

    根据2009年国家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规定,珍珠粉属于保健品原料的范围,珍珠粉生产厂家必须经过药监部门的审批、备案,取得”药“字标示才能生产。而记者在调查过程中所看到的大部分珍珠粉都没有“药”字标识,这显然不符合国家规定。对于这个问题,记者拨通了北京虹桥市场所在的东城区药监局的电话。而他们的答复是“只管化妆品或者成品,不管化妆品的原料。”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即使在央视披露此事的时候,一些假冒的珍珠粉依然在热卖。贝壳粉冒充珍珠粉在市场上如此横行大卖与缺乏相应职能部门的监管有着密切关系。

    就在央视播出节目的时候,一些假冒珍珠粉还在热卖。而且是即使是进行了查封,那幺还能保证今后不会有假冒的珍珠粉继续生产和销售吗!?

    9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含珍珠粉原料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以及以珍珠粉为制剂原料的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律要求整改并监督落实;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一律暂停生产销售,并采取信息通报、下架、责令召回等措施;对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依法严肃处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珍珠粉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美容珍宝,任意糟蹋,法不容,情也不容。

    据了解,珍珠药用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本草纲目》、《中国药典》都记载珍珠具有解毒生肌、润肤祛斑等功效。而用珍珠研磨的细粉,也就是珍珠粉目前也是市场上比较热销的一种保健品。不过,以贝壳粉冒充珍珠粉在诸暨市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且是这之间的几十倍的利润,使得这些生产假冒珍珠粉的企业,拥有如此之大的利润空间,而且是生产了多长时间,难道是当地相关部门不知道,或是反证是当地人不用,销往外地,而利润是当地人挣了,假如是有这样的心理那可是太可怕了。

    荆楚网  李华新


相关搜索: 珍珠粉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