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小麦强势无法延续 后期振荡低走概率较大

时间:2009/9/14 16:37:51 来源:期货日报

    随着天气转凉以及传统节日的陆续临近,国内小麦市场逐渐进入消费旺季。面粉价格和小麦现货价格都有不同程度走高。而玉米、大豆等周边农产品期货也由于自身的利多因素支持出现短时间的大涨。受此影响,8月中上旬,强麦期货远月合约出现了一波强劲的反弹。但周边农产品的上涨显然缺乏持续性,而小麦季节性需求增加势头也大大不如往年。在连续6年丰收的大背景下,在国际市场同样低迷不振的大环境中,虽然后期小麦消费可能继续转好,但强麦期货的强势无法延续,后期振荡低走的概率较大。

    一、小麦消费阶段性增加,价格稳中走高。但长期仍为供大于求局面,小麦价格持续性上涨潜力不大。

    8月下旬以来,小麦市场消费转暖、需求增加,国内小麦、面粉价格温和走强。华北黄淮地区小麦价格上涨了20—50元/吨,面粉出厂价格上涨了40—50元/吨。其中河南中北部地区二等白麦收购价在0.95—097元/斤,山东德州在0.97—0.98元/斤。与此同时,小麦最低价收购拍卖成交率也稳步攀升,显示出市场需求向好的趋势。9月9日,托市小麦拍卖共投放149万吨,成交45.1万吨,总成交率达到了30%。其中,河南市场成交31.3万吨,均价1820元/吨;安徽市场成交13.8万吨,最高价1870元/吨,最低价1700元/吨。相比之下,整个8月份最低收购价小麦月成交量仅为73.55万吨,当月月度平均成交率仅为18%。最低收购价小麦成交回暖的态势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即便如此,笔者仍然不看好小麦价格的后期走势。国内小麦继续丰收,供应压力增强,而需求平稳的大环境决定小麦上涨潜力不大。在小麦市场上,其实有很多不确定的看法。比如对干旱的过度渲染,对干旱造成的减产预期的过度担心。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是我国第6年连续增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9月份预测,2009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421万公顷,较2008年的2362万公顷增长2.5%。预计2009年小麦产量为11495万吨,较2008年的11246万吨增长249万吨,增幅2.2%。而最近一段以来我们看到的报道还有农民对小麦的惜售,但是事实上呢?据统计,截至9月5日,今年最低收购价小麦已累计收购3998万吨。虽然距离最终截止时间还有将近一个月,但已经与去年4048万吨的收储量相差无几,动辄就主观地认为农民对小麦看涨、惜售,显然是过于主观的看法。

    目前市场需求虽然有所回暖,但回暖程度还是非常低的,成交率仅仅为30%,成交数量也仅仅为45万吨,这和火爆的2007年同期比相差甚远,仅仅和低迷的2008年同期持平。这样低的成交数量和成交率根本不足以拉动小麦价格出现一波大的涨势。退一步说,即便需求真的大幅度好转,但政府往年收购的小麦库存还极为充足,今年又收购了近4000万吨小麦,加之前几年产大于需形成的节余量,国内小麦供应还是极为充裕的。足以满足阶段性的需求增加。从而使小麦价格的上涨无法延续。

    二、周边商品的上涨同样无法延续,不能引领强麦期价继续走强。

    强麦期价8月中上旬的上涨,显然和玉米期货、豆类期货的上涨有关。在农民以及市场眼里,玉米价格的上涨可以带动小麦价格上涨。而最近国内玉米由于政府去年在东北地区的收储,使4000万吨左右的玉米退出消费领域,加之目前东北地区出现了严重干旱,市场担忧情绪加剧,共同导致国内玉米现、期货价格稳步高走。

    从而带动强麦价格出现上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玉米的这种阶段性的上涨同样很难持续。目前玉米价格的上涨是理所应当的。从季节性上看,当前玉米供应偏紧,价格上涨,往年也大多如此。而今年由于去年政府在东北收储,使得此时的供需矛盾更加加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政府在加大临时储备玉米的销售力度,甚至采取补贴深加工厂的做法,为新玉米腾库,同时满足市场需求。另外,东北地区的干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尚无定论,播种面积的增加和单产的下降相抵后,今年我国玉米产量减产幅度也很有限。
    而后期玉米的需求中坚——养殖业的恢复依旧不容乐观。虽然最近生猪价格、禽类价格随着节日临近,消费量增加,价格有所反弹,但养殖利润依旧偏低,加之前几年盲目扩大养殖规模遭受重大损失的惨痛回忆,目前养殖户即便面对养殖产品涨价,扩大养殖规模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玉米的饲料消费短时间大幅度增加的可能性自然也不大。我们看到,玉米期货在8月底价格、持仓、成交量继续形成倒“V”型反转,足以说明后市对玉米的看淡心理。玉米不能连续上涨,强麦自然也无法与之俱荣了。

    除以上因素外,笔者最为担心的是强麦5月合约的特性。低迷的成交量和持仓量使得因炒作而出现溢价的金融属性几乎没有。我们看往年的5月合约,在交割前几个月,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下跌,这主要是因为小麦在每年的7月份两年前生产的强麦仓单必须流出期货市场,不能用于以后月份合约交割。而由于5月持仓相对较大,往往成为压力最大的月份。从这个角度看,加之前述看空理由,5月合约如果出现大涨,反而是逢高做空的良机。


相关搜索: 小麦 走低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