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国内玉米库存高企可能引发的政策分析(2)

时间:2009/5/22 14:49:52 来源:中金在线

 

  4、国家高库存导致东北仓储问题突显  我们知道国家2008年度的玉米收储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因此目前的临储玉米大量屯积的在产区,导致产区仓储极度紧张,大量玉米露天存放。 国家库存规模如此之大,收储数量之多使得黑龙江地区的收储库点明显无法满足需要。据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介绍,黑龙江省国有粮库设计仓容1800万吨左右,实际储粮能力1440万吨左右,完好仓容设计能力800万吨左右,实际储粮能力只有650万吨左右。目前,完好仓容已被各级储备占用,闲置仓容多为简易仓房,一些仓房房顶漏雨、墙壁裂痕、地面返潮,仓储条件差。目前黑龙江省国有粮库闲置仓容实际储粮能力450万吨左右,按照已下达的收购计划,露天储存数量在700万吨左右。与之邻近的吉林省的情况同样如此。据悉,从仓储能力看,吉林省国有仓容加上各民营库点,整体库存已经基本饱和。目前全省露天存储的玉米达1000多万吨。目前已经没有多少库容了,那么等到10月份新粮下来之后怎么办?大量粮食放在库里,保管成本、银行利息是很高的,对国家财政是个极大的负担。业内人都还记得1998年玉米库存过剩的历史:仓库里面粮食爆满,国家花费巨大成本储粮,却最终成为陈化粮,只能低价卖给酒精厂。那一次大规模的陈化粮一直处理到前两年才基本结束。

  三、国内玉米库存高企下玉米市场表现出新特点

  在目前国家掌握绝大数粮源的新形势下,国内玉米市场运行表现出新特点。从2008年度的玉米收购主体上看,以中储粮收购为绝对主体,其它贸易商与加工企业为辅。因此市场定价格权由原来的大型企业及贸易商过渡到中储粮手中,在未来现货市场上,中储粮将成为最大的现货贸易商,拥有绝对定价格权。在未来几个月直至新粮上市,现货市场贸易方式也将出重大变化,随着农民手中余粮减少及企业库存的下降,未来的现货贸易将毫无疑义的通过中储粮玉米拍卖进行。几乎所有现货买方都只能通过拍卖得到玉米,这一新特点将对未来市场产生价格运行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仓储方面,国家多次会议提出要扩大仓储能力,新建仓储实施,并鼓励农户自身也加强储粮能力。另外,在经历2008年度政策的强力支持后,2009年度农户在新玉米出售过程中将更加注重国家政策导向,更相信政策并依赖政策支持。

  四、国内玉米库存高企的政策分析

  面对国家库存高企及玉米市场粮源紧张的新局面,玉米定价权的让渡,现货贸易方式的改变,以及农户种植倾向与未来售粮心态的改变对国家政策制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还有目前最需迫切解决的仓储问题也摆在政策制定者的面前。

  首先是目前现货市场粮源紧张,国家将随着农户余粮的减少以及企业库存的消化择机进行顺价销售。(指国有粮站、粮库等粮食购销企业出售的原粮及其加工的成品粮,必须以粮食收购价格为基础,加上合理费用和最低利润形成的价格进行销售在粮食批发市场或网上择机公开竞价销售)。后期政策性粮源的销售动态将成为影响国内玉米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其具体影响效果与国家库存释放的时机、数量、频率以及价格有密切关系。目前市场普遍达成的共识是投放的数量可能是先少后多,拍卖底价预估为1600元/吨左右。在投放时间上笔者认为至少在6月以后,在有相关的配套政策出台和现货市场玉米进一步减少使价格达到可以顺价销售为止。

  其次是东北玉米仓储严重不足的问题。今年国家已经先后下达了两次轮储任务,5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铁道部、农发行和中储粮总公司联合印发通知,下达2009年第二批国家临时存储粮食跨省移库计划305万吨,全部为东北地区收购的国家临时存储玉米(2008年生产)。而此前国家有关部门(单位)下达的第一批国家临时存储粮食跨省移库计划300万吨(其中玉米163万吨、大豆137万吨),目前仅完成出库106万吨。轮储对如此规模的玉米库存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主要原因是华北及南方仓储容量也并不宽裕,加之一两个月后小麦与早稻上市也需要现在预留仓库。因此未来政策上,国家将加快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建设一批港口粮食物流节点,包括锦州港、大连港等;加快南方销区粮食集散地建设,条件具备的话建设铁路散粮战略卸车点。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鼓励企业建立一些仓库。而轮库虽然可能还会随着关外玉米的消化而继续,但是我们也应该想到政府可能出新招,例如直接从大连港和锦州港向韩国出口玉米,或给饲料及加工企业补贴来就地加工。

  最后,在现货价格高企,供给由中储粮控制的状况下,下游加工企业定价权的丧失以及产业链价格传导机制不畅,导致了玉米下游企业严重的生存危机。4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研究部署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时,已经明确提出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龙头企业发展,其中包括完善政策,提高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本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从八个方面要求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该意见是对于4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涉农国八条”政策的贯彻和落实,表明中央政府对于农业的扶持与振兴开始由宏观的定调转向微观的具体行动,农业上游种植行业、种业、动物疫苗行业、下游畜牧业等子行业将会率先受益。面对目前严峻的形势,相信国家很可能根据此前一连串的政策文件出台相关具体的鼓励政策。如玉米深加工补贴、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补贴以及财政优惠政策等。

  中瑞金融:善信


相关搜索: 玉米 库存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