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工商提醒 老年人看清保健食品四大骗人招数

时间:2009/4/3 13:16:47 来源:华商晨报

      业内人士揭秘:黑心商家用工业用胶囊包食品 工商提醒:老年人看清保健食品四大骗人招数

  新闻回放

  73岁的王大娘参加一个打着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旗号举办的“免费赠送”活动,对方宣称买“药”就退钱,但随后发现“药”是食品。经本报记者调查,发现是不法商家针对老年人设下的陷阱。工商部门于4月1日已对其进行查处。

  首次报道题目:《买“药”还给退钱 是陷阱》

  昨日,看到本报关于《买“药”还给退钱 是陷阱》的报道之后,很多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称他们也曾遭遇过类似“免费药”陷阱。

  “我被卖药的骗了,还遭到他们的恐吓!”昨日,70岁的王大爷气愤地说。

  试用“药品”原是保健食品

  据王大爷介绍,3月30日早晨,他参加了一次“药品”展销活动,举办地点设在大东区一家饭店。

  “专家讲课时宣传他们卖的‘药’能治糖尿病,保证见效,想买的可以先试用!”王大爷说,他是个糖尿病患者,平时用过了很多药都没治好,这次销售人员承诺,“药”不见效不收钱,试用时出问题可以退货,他才决定试用。

  王大爷从销售人员手里领到一盒标价800元的“药品”,同时,给销售商留下了联系方式。

  “我吃了两粒药,头疼得厉害,把‘药’停了,头就不疼了。”王大爷说,之前,他没有头疼的毛病,他怀疑试用的“药品”有问题。

  而王大爷家人查看发现,试用药其实是保健食品。

  试用“药品”不交钱遭“恐吓”

  王大爷随即与销售商取得联系,想退剩下的“药”。

  销售人员却称,王大爷已经将产品开封了,不能退,得交药款。

  “他们把我骗了,还讹人,当时说好了试用不要钱的!”王大爷气呼呼地说,更让他想不到的是,随后的两天里,王大爷先后接到10多个“催债”电话。

  “卖‘药’的跟我要钱,说不给不行。”王大爷说,销售人员称,已经将王大爷家的地址记下了,让王大爷看着办。

  王大爷表示,如果再遭到销售人员的“恐吓”,他将考虑报警。

  业内人士揭秘

  黑心商家用工业用胶囊包食品

  “这些保健食品主要在小城市药店及农村市场销售,在大城市搞销售,则采取临时租店面,打游击的方式在暗中进行。”

  昨日,曾在辽宁丹东做过保健食品代销生意的王先生告诉记者。

  据王先生透露,因为食字号产品的准入门槛低,一些产品可以在家庭作坊中生产,按照食品标准,只要菌检合格就能上市,一般的产品投资10万元就能运作起来,其利润却非常惊人。

  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曾代理过一种保健食品,其批发价一盒只有20元,但经过夸大宣传,当成药品卖,身价就至少能翻10倍,卖到200元/盒,利润非常巨大。

  更可怕的是,一些黑心商家为了节约成本,甚至用工业用胶囊制作胶囊壳包装产品,一部电话、一个大铁锅就能撑起一个“公司”,这些工业用胶囊主要原料是一些废弃的皮鞋和皮包,人吃了这些保健食品有害健康。

  据中国医大一院健康专家李梦樱介绍,某些保健食品里如添加了违禁成分,人吃了后就会出现头疼的症状。

  李梦樱提醒老年人,一些保健食品虽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再加上心理暗示,短时间内会使人感觉身体变好了,老人们只要能做到早睡早起,加强锻炼,一般不需要服用保健食品,否则时间长了反而会对身体有害。

  黑心商家生产销售流程

  1.投资:借用食字号产品的门槛低入门,一部电话、一个大铁锅就能撑起一个“公司”,一般10万元即可。

  2.生产:家庭作坊式,为了节约成本,甚至用工业用胶囊制作胶囊壳包装产品。

  3.销售:保健品通过夸大宣传,当成药品卖,身价翻番,利润巨大。

  4.售后:不提供购物凭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晨报图形 聂晓松

  工商部门提醒

  看清保健食品

  骗人招数

  “老年人从流动销售商手里购买保健食品,销售商根本不提供购物凭证。”

  昨日,沈阳市工商局12315工作人员表示,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因无法找到经销商,消费者维权将遭遇困难。

  据12315工作人员介绍,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主的食品,非正规经营场所的所谓宣传、送产品一般都是保健食品,药品不允许这类形式的宣传和产品赠送。

  工商部门提醒,流动销售保健食品的人员主要靠下面四大骗人招数来忽悠老年人。

  一是“高科技”概念误导型 经营者以“高科技”“绿色”“进口产品”等概念误导消费者,宣传说产品采用超声波、微循环等专利技术,片面夸大保健功能。

  二是“免费服务”型 一些经营者有时装扮成“义诊医生”,在社区、街道等为老年人免费进行血压、血脂等常规检查,然后假称老年消费者患有“严重疾病”,推销老年保健食品。

  三是“雇佣诱导”型 以高薪招募推销员,利用老年亲戚、朋友、同事等关系进行游说,并在很多公开场合介绍产品的“特殊疗效”,发布“权威检测报告”,故意制造抢购假象,让消费者产生产品效果好的印象,来诱骗消费者购买。

  四是“馈赠诱惑”型 针对老年人一般比较节俭,一些商家会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和生活需要等设置附赠礼品或抽奖,用礼品和抽奖诱惑老年人购买保健食品。


相关搜索: 保健 食品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