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猪市供需僵局继续等待需求刺激打破

时间:2016/9/10 12:35:01 来源:养猪巴巴网

    从8月份生猪行情的整体走势来看,供应趋紧支撑猪价反弹空间,但是需求较为疲软导致猪价反弹之后持续保持盘整态势。进入9月份的行情走势也是有了许多相似之处,猪价先涨后震荡。整体以上扬为主,但上涨阻力也是显而易见。

  屠宰企业方面来看,其压价的动作从未停止过,但是其压价的阻力较之猪价上涨阻力而言似乎更大。因为猪价的回调主要还是需求端的不利造成的,而供应端紧缺态势实则是压制企业压价的最大力量,这也是我们认为屠宰企业压价难以持续的主要原因。

  目前而言总体供应相对稳定,养殖户手里的存栏不是很多,加之后市需求的逐渐好转,企业下调猪价的难度也是持续存在的。目前供需僵局继续等待需求刺激的打破。

  上市公司纷纷扩大生猪产能 “二师兄”依旧抢手

  今年生猪养殖业是炙手可热的一个行业,“二师兄”也确实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迎来了史上的超长猪周期。当然,上市大农牧企业更加不会放弃这个黄金养猪期。

  今年的生猪养殖业的利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高利润确实超出了人们的预期。2016年上半年生猪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均价达19.43元/公斤,同比增长46%。

  虽然6月份以后猪价涨势显得乏力,但是生猪均价依旧高位9元之上,这也难怪天邦、温氏等上市公司纷纷开始布局扩大生猪养殖规模。  

  今年生猪养殖公司获益不少,资本市场的目光也越来越聚焦在“二师兄”身上,截止今年8月前后,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生猪产能扩张的募资计划。温氏、牧原、正邦、天邦、唐人神的扩产计划均是大手笔。由此看出,生猪养殖业已经成为大企业重点布局的业务,这同时也昭示着未来养猪业发展的趋势。

  养殖户要抓住猪价上涨机遇 提价保量是关键

  目前生猪市场是供应稳定、需求逐渐增加这样一个状态。这两天北方猪价略有回调,南方猪价保持高位,但出现滞涨态势。主要原因是需求提振力度不大、而屠宰企业采购压力也不大,因此其观望和压价情绪浓厚。而养殖户由于存栏不多,优质猪源紧缺,加之后市需求的提振,自然存在博弈情绪。因此在猪价涨跌调整的期间,养殖户并未出现出栏热潮。

  业内认为整体来看9月份猪价有小涨,但是稳中盘整行情将贯穿始末。养殖户一定要抓住猪价上涨的机遇,逢高出栏,现在不宜过度压栏,因为节日过后往往会有回落的走势,届时出栏的话正中屠宰企业压价的下怀。所以现在提价保量是关键,同时也是在下旬猪价分化风险。大家切记不要一味赌高价,适时出栏。

  猪价将逐步迎来在三季度末到年底的阶段性反弹

  8月猪价开始企稳回升,前期抛售步入尾声,9月份猪价迎来供应趋紧、消费增加的市场格局,可以说现在猪价正在逐步迎来在三季度末到年底的阶段性反弹。而且2016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将持续处于低位,也奠定了猪价高位运行的基础。

  产能确实在恢复,而且生猪产能的扩张也在布局。但是一个猪场的竣工和一只猪从出生到商品猪需要时间,需要一定周期。而且从猪场的选址到基础建设再到猪的生长等大概要四五年以上。猪市供需博弈,供需从来都是对立统一的一个状态,因此猪价短期有一点点波动是正常的,但生猪的需求还是很大的,而且刚性,所以养殖户在理性作为的前提下,对于猪价的涨跌不必草木皆兵。

  供需双方意欲打破供需平衡均未果

  目前北方猪价稳中有跌的态势较为明显,但企稳是趋势。屠宰企业存在微幅压价的动作,但是对猪价影响甚微。局部地区养殖户出栏积极性尚可,屠企收购相对顺畅,压价动作倾向明显,但养殖户难以接受持续的压价。而华中地区养殖户对低价有抗价心理,屠企压价阻力大。整体来看,猪价涨跌互现,供需双方较劲儿,下游接受力有限和生猪供应稳定的态势延续。不过目前生猪出栏体重维持不大,大猪比例也未见明显增加,利好供应方。  

  可以看出,屠宰企业降价难以有实质性的破坏,而养殖户的刺激猪价上升的动作也难以有大成效。生猪供求的局面持续平衡,供需双方意欲打破均未果。可见需求端的冲击还不够,建议养殖户保持理性的出栏节奏,不压栏、不抛售。

  企业动辄上百万头猪的产能会不会冲击猪价

  进入2016年下半年以来,猪价高涨的周期已经持续了一年半,生猪价格继续上调也有了一定压力。尤其是6月份的暴跌走势也让生猪养殖户打了个寒颤。今年养殖户补栏不积极,主要是对环保成本的担忧和对后市猪价的不确定。但是与之相反,很多大猪企纷纷扩大产能。那么企业动辄上百万头猪的产能会不会冲击猪价呢?

  其相关人员表示现在很多养殖上市公司都在规模扩张,但所有上市公司养猪的产能加起来也不到全国的10%,而今年散户退市规模较大,这部分市场空白是个机会,可以说市场的空间还是很大的。而且这些企业也在着手于降低成本的建设,可以说收益不会太差。

  对于上市企业而言其资金链和抗风险能力都是较强的,但是广大养殖者一定要对号入座,对市场企业冲击小的,可能对规模小的猪场冲击就较大。


相关搜索: 生猪 价格 行情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