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进口肉引论战,打破“猪周期”只能靠自己

时间:2016/4/12 15:17:26 来源:养猪巴巴网

日前,中国肉类协会发文指出,4月以来,围绕猪价问题开展了一场网络舆论战。在这场论战中,我们看到生猪养殖业与屠宰加工业之间、屠宰加工企业之间、进口肉经营企业与国产肉经营企业之间,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种种的不同意见。这些意见反映出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归结起来是:生猪养殖企业要盈利,屠宰加工企业要盈利,肉类贸易企业要盈利,消费者要吃到物美价廉、安全健康的肉类食品。

中国肉类协会认为,肉类生产、流通和消费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都是合理的。企业只有盈利,才能持续发展;企业只有持续发展,才能保障肉类食品的稳定供应和不断改善;只有保障肉类食品的稳定供应和不断改善,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满意度。

中国肉类协会表示,在本次论战中,厂商究竟是“选择进口猪肉还是国产猪”,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问题之一。有人认为,选择进口猪肉就是“在组团打劫中国养猪人”,影响了中国猪产业的恢复、转型和升级。有人甚至估计进口猪肉会导致中国猪产业的倒闭。这是对中国猪肉市场和猪产业缺乏认识和自信的表现。

文章指出,每一次“猪周期”都有一部分养猪人付出沉重的代价。如何打破“猪周期”的魔咒,开创一条中国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崭新道路,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打破“猪周期”,不能靠进口猪肉。中国猪肉市场有5600多万吨的巨大需求。世界猪肉贸易总量目前不过600来万吨,最多只是中国市场需求的“零头”。中国猪肉进口量已经占到世界猪肉贸易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要打破“猪周期”,只能靠我们自己。

文章表示,我们要学习国外提高猪肉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先进经验,从政府、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推进猪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猪肉产品。



相关搜索: 进口肉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