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食品安全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不造成损害”不是食品安全的底线

时间:2012/11/23 14:33:30 来源:西安晚报

  国家质检总局11月21日通报称,经湖南省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对50度酒鬼酒样品进行检测,DBP(塑化剂)最高检出值为1.04mg/kg。媒体称参照卫生部标准,酒鬼酒的塑化剂“超标”247%。但随后酒鬼酒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不存在塑化剂超标问题,消费者可放心饮用。(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8版)

  几乎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就有“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的声音出现,从蔬菜农药残留、大米增白剂到月饼防腐剂,再到白酒含塑化剂,莫不是如此。抛开每一次的结论是否科学与确切不论,即便是每一次的有害物质含量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也必须要考问同一类有害物质,在不同产品中的含量如何,会不会在频繁的消费与食用后在身体里堆积?同时,所有食品中都含有的有害物质,将会对人体造成何种影响?

  比如塑化剂问题,它原本不是食品的添加剂,而是食品生产、包装、运输等环节的环境因素污染,白酒中存在,而食品中涉及使用塑料辅助生产、包装的其他产品同样存在,甚至自然环境污染后的水源与农产品中也存在。简而言之,酒类中塑化剂含量,不能简单代表塑化剂一类物质对人体的损害水平。

  食品安全并不是对个别有害物质和个别产品的孤立分析,而需要放置在系统的环境中考量。换言之,不能把“不造成损害”当成食品安全的底线。对食品中有害成分的控制,区分不同的性质,属于与工艺无关的环境污染,能够防治与避免的必须实现“零含量”,不能避免的要限定在极低的含量之内。比如,白酒中的塑化剂含量,完全可以通过生产与包装等环节中的“塑料替代”,实现“零含量”;属于食品添加范畴的,要依据工艺的需要,将成分予以苛刻限制,确保不发生任何危害。比如,食品防腐剂的添加,应该严格遵循食品的流通周期与防腐要求,细化添加标准,防止标准宽泛,产生类似于月饼“千年不腐”的现象。

  总拿“不造成损害”来善后食品安全事件,终究反映的还是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滞后的问题。食品没有了可靠的质量安全尺度,生产与监管自然就缺少了必要的依据,不免形成盲目无序的状态。不从根本上确立食品安全质量领域的游戏规则,“不造成损害”的解释,终究缺少了规则依据,缺失了公信基础。


相关搜索: 食品安全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