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世界人口本月将达70亿

时间:2011/10/18 14:06:56 来源:腾讯网

  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全球人口将在未来几天内达到70亿,这一历史时刻到来的最晚时间是10月31日。从60亿到70亿,人类用12年时间竖起一座新的人口里程碑。而从第一个10亿人到第二个10亿人,世界花了大概122年。“第70亿宝宝”据说有可能出现在印度。这是一个在人口灾难和人口红利之间努力寻找平衡的大国。摆在它面前的难题也是世界不少国家都得回答的。日本《产经新闻》评论说,对于需要幸福感的世界而言,人口增加是幸福感提升的表现,但它也将反过来伤害这种幸福感。虽然马尔萨斯人口论所预言的大灾难尚未发生,但法国《可持续发展》杂志发问,地球养活人口的极限到底在哪里?最为悲观的声音来自一些科学家,据俄罗斯《晨报》报道,他们认为“人类还能再活89年”,那时候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

  新增10亿,人类仅用了12年

  日前,全球儿童权益保护组织“国际计划”正在印度北方邦勒克瑙市进行一项倒计时活动,以迎接世界“第70亿宝宝”。报道这一消息的“汤姆森路透基金会”网站17日称,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说,全球人口将在未来几天内达到70亿,最晚时间是10月31日。这个婴儿最有可能出生在亚太地区,比如人口增长率远高于其他地区的印度。

  尼日利亚《论坛报》援引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执行主任奥索蒂梅因的话说,世界人口达到70亿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既标志着成就,也预示这个星球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发出了罕有的行动呼唤。日本《产经新闻》17日评论说,联合国的报告向世界昭示,人口激增速度正“挂上新档位”。

  《悉尼先驱晨报》报道称,从史前到1960年,人类花了数千年才使人口达到10亿,而如今,从60亿到70亿,人类只用了不到12年。美国MSNBC网站称,在这个时间点,我们应该回头看看过去世界人口增长的几个里程碑,并想想世界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第10亿人出生于1804年,第20亿人的出现可能是1927年,这一变化人类用了122年;世界第30亿人是个冷战宝宝,可能出生于1959年;在此后不过15年,第40亿人降生了;1987年7月11日是联合国确立的“世界人口日”,因为据估算,当天是全球第50亿人降生的日子;当萨拉热窝的阿德南·内维奇于1999年出生时,他被认定为全球第60亿人口。

  据德国N-TV电视台17日报道,欧盟近日举行了一次“人类最大问题”的调查,人口问题与贫穷、恐怖分子一起位列榜单。报道称,人口增长已经从好消息变成了大问题。法国《可持续发展》杂志称,虽然迄今为止马尔萨斯人口论所预言的大灾难尚未发生,但由于新增人口最多的是那些极度不发达地区,饥馑和人道主义灾难的危险正在增加。

  奥地利《标准报》报道称,现在世界上每一分钟就有超过158人降生,24小时的新增人数为227520人。联合国的报告估计,世界人口将在2025年达到80亿,本世纪末达到100亿。据《可持续发展》杂志报道,莱斯特·布朗地球政策研究所认为,全球70亿人口意味着每平方公里承载20万人口。地球尚能再承载一些人口,但潜力已不是很大。英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说:“如果有人认为在有限的世界里能始终保持几何级数增长,那他不是疯子就是经济学家。”

  日本每日新闻评论说,人口管理对于世界来说是综合课题,人口增长则至少意味着一件事,那就是这个课题越来越复杂。英国《每日邮报》援引哈佛大学人口学教授大卫·布鲁姆的话说,面对这个挑战,我们无法指望把脑袋扎进沙子里。

  一个问题的矛盾两面

  《印度教徒报》17日报道称,布隆迪妇女歌德丽芙·南达格拉米今年40岁,已经是8个孩子的母亲,现在又怀上了第9个。住在小村子里的一家人饭都吃不饱。南达格拉米说,“我真后悔生这么多孩子”。而在乌干达东部,卡萨达一家则看法迥异。有两个妻子的卡萨达说:“我父亲有25个孩子,我现在只有14个。”他认为家庭庞大是成功的标志,而且能确保老有所依。

  世界第70亿个公民的诞生注定让世界关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前警告说,他将诞生在矛盾的世界之中。奥索蒂梅因也表示,全球各地面临的人口挑战不尽相同。

  美联社报道说,在印度,大量贫民窟、拥挤街道以及人满为患的火车就是该国人口激增的写照。这个人口已达12亿的国家,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16亿人口,并超过中国成为人口第一大国。但在该国北部城市戈勒克布尔,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种私人培训机构却在描绘另一种前景:新增人口将成为这个国家的振兴源泉。目前,半数以上的印度人不到25岁,人口专家提醒,如果缺乏教育等大规模社会投入,人口红利可能变成沉重负担。

  拥有13.4亿人口的中国现在仍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国。过去10年,中国人口增加了7390万,超过法国人口总数。但有研究人员认为,2050年中国人口将低于目前水平,并将这一变化比做“引擎已经关闭但仍在轨道上滑行的列车”。德国财经网17日题为“人口的周转”的文章说,“人口倒金字塔”带来另外的问题。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后果被称为“1-2-4”问题,即1个孩子需要赡养2个家长及4位祖父母。

  日本时事通讯社17日报道称,事实上,人口问题和其他问题一样存在不平衡,当一些国家因人口过快增长而头痛,并企图控制其增长时,另一些国家却努力鼓励国民生育。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论说,对于西欧、日本和俄罗斯,70亿人口的里程碑有点讽刺,因为他们正陷入对低出生率和老龄化的担忧之中。据报道,西班牙一度为生孩子的父母提供2500欧元作为鼓励,但随着财政紧缩,这一鼓励机制被迫叫停。欧洲很多国家都处境相同。

  美联社报道说,在非洲人口最多的尼日利亚,商业城市拉各斯随处可见发电机,阶段性停电会持续几天,甚至是几个星期。这就是人口达1500万的拉各斯的生活场景。目前该市人口增长每年还保持6%,甚至更高增幅。当人口事务官员劝说一名非洲妇女去医疗机构学些计划生育方法时,她回答说,“我丈夫反对计划生育,想尽可能多生孩子。情况很微妙,因为他还能再娶一个老婆。所以我只能将命运交到上帝手中”。

  国际组织“人口委员会”副主席彭加茨表示,富国完全能应对人口增长,但穷国将面临严重问题。塞内加尔《达喀尔黎明报》称,有些富国在穷国“圈地”,并让生物燃料和贫困人口争口粮,才加剧了不发达地区大饥荒的可能。美联社也评论说,国际社会能不能以及愿不愿为非洲提供足够的生存条件,帮助当地发展,甚至变成了政治和经济交织的复杂问题。

  人口众多一定会带来灾难吗?不见得。持此种观点的“今日西澳大利亚”网站说,人口激增的年代往往与人类历史上科技最兴旺发达时代相一致,其间两个最重大的事件莫过于工业革命和数字革命。人口激增的同时,人的寿命大幅延长,生活变得更加舒适,物质生活比工业革命前任何人所能梦想的都要富足得多。

  地球的人口边界在哪里?

  “很快,我们就有70亿个理由重新思考利用地球的方式”。这是“今日西澳大利亚”网站17日一篇文章的标题。该文章称,人口数量增加只是方程式的一边,另一边其实同样重要,那就是人类的期望和要求在提高。最明显不过的例子是汽车数量。1900年,全球只有大约2万辆汽车。到了2002年,全球汽车大约达8000万辆。据英国利兹大学交通研究院估计,这个数字将在2030年超过20亿。人类应该认真想想,我们的星球承受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据俄罗斯《晨报》报道,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还能再活89年”,那时人口将达到100亿。该报道称,据联合国人居署估算,目前全世界只有14亿公顷土地适于耕种,每年可产20亿吨粮食,只够100亿人食用。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断言,地球生物圈后备资源相当有限,即使最为有效地利用,仍然存在限度。他认为,改吃素可能是一个出路,因为食用植物性食品是利用资源的最有效方法,不过这恐怕只是空想。

  但对人口问题表示乐观的美国人口学家史蒂文·莫舍近日撰文说,其实现在大可不必为世界人口达到70亿而担心,因为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将回落到70亿以下。而且人口增长其实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进因素,因为每个胃口都配有两只手,每张嘴都搭配着一个创造性的大脑。人类能够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他说,“至少我觉得‘第70亿宝宝’的父母肯定会庆祝其诞生的”。(●本报驻英、德、法特约记者 纪双城 青木 杨明 ●本报特约记者 甄翔 柳直 卢昊)


相关搜索: 世界人口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