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食品安全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学校周边食品:当年害怕老鼠肉,如今担心不是肉

时间:2011/6/9 13:23:53 来源:搜狐网

  每次当食品安全亮起红灯时,人们在恐慌之余,最担心的还是孩子。在问题奶粉、瘦肉精、添加剂风波席卷大江南北时,人们对于食品显得更加谨慎,也对那些潜伏在孩子身边的隐患更显担忧,此前,包括央视在内的一些媒体相继报道了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隐患。

  记者日前走访了海口一些中小学校,发现“小米锅巴”、“巴西烤鸭”、“留香展翅”等一些三无食品充斥在学校周边的小店中。当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把早餐钱省下来购买这些五花八门的食品时,会是怎样一种表情?

  一条隐藏的利益链

  “这东西你不好说到底有没有问题。”一位商贩对记者揭了底,“首先孩子们确实爱吃,有孩子来买,你不进,那就没生意,反正有别人进。”他告诉记者,这些东西进价也便宜,别看5毛钱一包,一天卖下来,利润也不少。

  “当时有批发商来送货的时候就告诉我,在学校周边做,不要进那些贵的,没用,没市场。”他指了指店里摆着的一些小食品说,“对方推荐进这些便宜的,事实上确实卖得好,孩子都喜欢。”

  有需求便有供给,有供给首先要有货源,这些小商品到底从何而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前往了海口新港码头,这里一直都是海口一些批发商品的集散地。

  “你要进货?要外地的还是本地的?”询问了几家店后,记者了解到,有一些门店就是小作坊,当天订货,第二天便可送到。记者发现店内小食品的种类并没有在学校周边小店中看到的多,当问到是否还有其他种类时,一些商家给记者留下联系方式,说回头会有“业务员”来联系,需要哪些货,送货到哪里,“业务员还会针对市场做一些推荐”。

  不久,一位李先生打通了记者的电话,当询问了记者所在的“片区”时,李先生表示虽然和他所在的地方有点远,但是他可以“跨区”服务。

  “现在哪里还有坐等业务上门的?都是跑一单赚一单。”李先生这样告诉记者,“哪儿的货都有,一些商品名字你可能没听说过,但都是我们这里销量很好的,尤其中小学生很喜欢。”

  “给小孩吃,没必要进太好的。”李先生这句话似曾相识。

  学校是否存在责任

  记者调查中询问了多家学校周边的小店,有一些商铺表示他们所租的店铺都是学校名下的。

  对此,记者向海口市的几所学校核实,校方并不否认将门面出租,但是同时也指出,他们并没有权利干涉出租后门面的经营项目。对于这些小食品,学校方面纷纷表示,他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中经常会强调不要购买校园周边的劣质食品,甚至一些低年级的孩子放学时都有老师统一带队离校,所以他们很注意这方面的安全问题,因为学生的健康是件大事。

  随后,记者采访了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丁宗一教授。丁宗一告诉记者,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些质量问题严重的小食品可能引发孩子的消化道疾病,长期食用甚至还会伴随引发肥胖、高血压等与孩子年龄不符的疾病。他建议,各中小学校将门面出租无可厚非,但是要肩负起监督的责任,甚至可以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将一些要求写在合同中,为保证孩子的安全提供一份法律保障。

  丁宗一认为,很多不安全的小食品实际上在钻政策和法律的空子,粗制滥造的商品成本低廉,商家付不起超市的进场费,所以中小学校就成了集结之地。没质量认证,没条形码,甚至联系方式都查无此号,这样的商品为什么能够在中小学生的身边畅行无阻,屡禁不止,不能忽视的是我国食品监管体系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屡禁不止不等于无法禁止

  对于如何打击屡禁不止的校园周边问题小食品,记者先后拨通了海南省工商局和海口市工商局的电话。

  海南省工商局表示,最近一段时间,各部门领导对食品安全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也在商量解决办法,但至于详细的工作将交由各市县的工商部门负责。

  记者从海口市工商局了解到,该局对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十分重视,日前连同食品安全办公室、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等部门组成的督查组对海口的千余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排查,取得了巨大成果。

  记者了解到,2008年,海口市工商局连同多部门治理过学校周边的食品安全问题,但问题小食品屡禁不止夹杂着众多复杂原因。

  一位专门处理相关质量安全纠纷的律师告诉记者,他打过很多因食品问题造成的赔付官司,这些经验告诉他,食品安全问题绝非一时便可根除,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孩子、学校都应该引起重视,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大监管力度,但最重要的是健全国内的相关法律,在这一点上,2009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已经开了一个好头。

  学生眼里“优点”众多

  “阿婆,给我一包香辣龙虾丝。”“老板,给我拿一包干脆面……”放学后,小食客们络绎不绝,让各个小店的老板们好不忙活。“每天能卖大概200包左右。”一位店家这样告诉记者,这还仅仅是保守估计。

  记者看着这些没有质量认证编号、没有生产日期,甚至还没拆封就已经开口的各类小食品,配料表上各种平常消费者叫得上或叫不上的食品添加剂异常醒目,而一些关键配料却不见踪迹,“香辣小龙虾”中看不到小龙虾,“巴西烤鸭”中连鸭皮都找不到。

  “价格便宜量又足”,是吸引孩子的一个重要原因。记者大概问了一下价格,几乎一律5毛钱。随机采访了几位小学生后,记者还得到了“好吃”、“好看”等理由,可见这些食品不仅便宜,还称得上“色香味”俱全。

  在家长眼里,他们会如何定位这些“优点”众多的食品呢?

  家长撒谎用心良苦

  “现在连肉都不是,里面净加一些搞不清楚是什么的东西,实在太可怕了,我决不会让我儿子吃。”面对记者的采访,王先生这样表示。

  20多年前,王先生就读于海口市一所小学,那个时候学校周边有很多“美食”。“当时无论是午休还是上体育课,都会和几个小朋友悄悄溜出来买一些小零食。”据他回忆,那时候买得最多的应该是猪血猪肺,“味道很棒”,“后来迷上了学校门口的羊肉串,几乎每天都会买5至10串吃,父母给的早餐钱都不舍得花。”

  “后来父母想了个办法,骗我那些是用老鼠肉做的。”说到这里他笑了起来,“当时真的很害怕是老鼠肉,不过后来明白了那是父母故意撒的谎。”

  王先生告诉记者,当年他害怕那些羊肉串是老鼠肉,但至少它们还是“肉”,如今的孩子们吃的东西可能连肉都不是,太让人担心了。

  为避危险接送孩子

  吴女士的女儿小艳丽读小学,女儿经常向别人抱怨自己失去了人身自由,因为妈妈每天都会接送她放学、上学,这让她无法和同学们一起回家,一起玩。对此,吴女士有自己的苦衷。

  “经常也有邻居劝我,但我也管不了那么多。”吴女士说,她明白给孩子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学会自立对他们是有好处的,但是有很多事情让她放心不下,怕孩子乱吃东西是一个重要原因。

  “女儿肠胃功能不算很好,吃一些凉的或者辣的东西就会拉肚子。”吴女士担心地说,小学三年级时,小艳丽买了一包小零食,结果没吃几口就大喊肚子疼,最后还是学校老师联系的她。“此后,除了她上课期间,我几乎寸步不离。”吴女士担心女儿再因为吃到一些不干净的东西而出现状况,所以才养成了每天看护女儿上学、放学的习惯。 见习记者 崔嵛/文 记者 陈元才)


相关搜索: 食品安全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