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食品安全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毒乳制品再现 瞒报才是最可怕的三聚氰胺

时间:2010/1/6 15:47:43 来源:齐鲁晚报

  假如不是"保密"工作出了"意外",是不是还要继续"保密"下去,一定要等到发生婴幼儿食用奶粉后患病甚至死亡的严重问题,实在隐瞒不下去了才罢休呢?

  1 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上海市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近日发布消息,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熊猫公司)因涉嫌生产、销售三聚氰胺超过国家标准的乳制品,被监管部门依法查处。据透露,监管部门早在去年4月就对上海熊猫乳品问题进行了查处,但在之后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这一消息一直处于严格 “保密”的状态。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08年,以河北三鹿奶粉为代表、包括上海熊猫奶粉在内的一批奶制品被查出三聚氰胺严重超标,引发了中国奶业一场空前的大地震,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降到历史最低。谁能想到,中国奶业好不容易刚刚走出信任低谷,就有不良企业旧病复发,重新干起了伤天害理的罪恶勾当。

  让人万难理喻的是,和当初三鹿公司及当地政府部门一再瞒报问题奶粉情况一样,上海熊猫公司被查处后,除在质检、卫生系统内部被几次点名外,有关方面要求知情者严格“保密”、“不能说”。若不是浙江熊猫乳品有限公司(简称浙江熊猫公司)担心经销商将“ 浙江熊猫”误认为“上海熊猫”,特发布律师声明澄清两者无任何关系,由此向外界撕开了一道口子,上海熊猫奶粉三聚氰胺严重超标的问题,很可能至今仍然处于高度“保密”状态。

  当初三鹿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对问题奶粉情况按下不报,据说是为了“维护稳定”。这个理由看起来冠冕堂皇,但事实证明,瞒报的结果非但未能维护稳定,反而在相当程度上危害了社会稳定,其教训是十分深刻的。有关方面此次对查处上海熊猫公司的消息严格“保密”,据说是为了巩固目前乳业恢复的良好形势,这个理由同样是荒唐可笑又不堪一击的。试问,假如不是“保密”工作出了“意外”(浙江熊猫公司发布律师声明),有关方面是不是还要继续“保密”下去,一定要等到发生婴幼儿食用奶粉后患病甚至死亡的严重问题,实在隐瞒不下去了才罢休呢?真要到了那个地步,乳业恢复的形势必将彻底毁于一旦,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食品安全问题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意瞒报,瞒报是最最可怕的“三聚氰胺”。潘洪其


相关搜索: 乳制品 三聚氰胺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