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各地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扬州247名奥运大厨活跃北京 揭秘奥运餐饮

时间:2008/8/8 15:22:46 来源:扬子晚报

     从4月份起,我省“美食之乡”扬州陆续派出247名“奥运志愿者大厨”进京,他们都是来自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的大学生,该院也成为全国派出厨师最多的高校。昨日下午,本报记者连线在京服务的扬大“奥运厨师”,他们向记者揭秘了奥运餐饮制作的过程。

  光尝味就要用几十把调羹

  稽步峰是扬大烹饪学院的中式烹饪副教授,也是扬州“奥运大厨”领队,4月底抵京,现在国际广播中心“亚洲风味”中餐部。平时他带着学生做菜,分派部门中午班10余名厨师的任务。

  稽师傅说,自从7月25日奥运村开村,这里的媒体餐厅正式24小时运营,他们24小时分四班轮换。“每天上午9点工作,至下午6点,主要负责中餐。”而记者了解到,让这位扬州大厨最感到有压力的,就是调味。调味离不开尝味。稽步峰说,出于卫生考虑,用于尝味的都是一次性调羹。“基本上,每天用于尝味的调羹就得四五十把。”他表示,奥组委对食品的安全有严格的把关措施,每道菜都有专门的“食品卫生检查组”,负责取样测试,并做留样备用。

  这种对菜肴的把关不仅仅是在质量上,还在品质口味上也有细致的要求。“即使是作料,比如酱油、食盐,选用哪种品牌,奥组委都有明确的规定。一道菜的口味,因为作料的不同会有变化,咸了或淡了,过辣或过甜,都不行。”

  “洗手”定有“六道工序”

  《北京欢迎你》的彩铃声响之后,传来了许万里声音。许万里是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的大三学生,是国际广播中心餐厅中餐部亚洲风味区的领班,主要为国际媒体人员提供用餐服务。

  “这次服务奥运会,作为一个厨师,真是开眼界、长见识了,收获也特别大。拿餐饮来说,原料质量、烹饪水准、食品卫生可以说都是‘顶级’要求,简单的一个‘洗手’,竟有6道工序,连水温、清洗时间都有严格规定!”许万里说,刚开始大伙还不太适应,后来就习惯了。每次工作前,先在38℃的温水中清洗20秒,接着用专门的消毒液揉搓20秒,用清水冲净后,然后用洗手液洗,再用38℃的清水冲洗20秒,最后烘干,再戴上一次性橡胶手套。“我们对手洁净卫生的要求,比‘外科大夫’还高。”许万里说,戴上手套的手,严禁再接触任何非食品的东西,摸头发、擦脸、碰衣服等平时很正常的“小动作”是绝对不允许的,操作间里装有摄像头,一旦被发现将受到严厉处罚。

  “洗手”就有这么多讲究,在菜肴的处理上更不含糊。为防止细菌污染,每天他们做好的每一道菜都要放进84℃的保温箱,如果4小时内没有吃完,一定倒掉。而加热处理过、供配菜用的非成品菜,则必须放入5℃以下的冷冻箱内,来不得丝毫马虎。

  1人1天炒2吨“扬州炒饭”

  “许领班”介绍,活跃在北京奥运村的247名“扬州大厨”,中餐、西餐做得都很拿手。西餐主要包括土豆泥、汉堡、三明治、比萨饼、沙拉、西式凉菜等,而中餐主食中有扬州炒饭,炒菜中有宫保鸡丁等家常菜。

  “老外们大都喜欢吃中餐,个个争着使用筷子!”许万里兴奋地告诉记者,中国饭菜受到追捧,尤其是颗粒饱满、颜色诱人、喷香扑鼻的扬州炒饭,外国老记几乎人人必尝。“这些天,大家的胳膊和手都酸酸的,都是炒饭炒的。这可是个力气活,很多人都是一锅接着一锅地炒,最多的一个人一天炒了两吨扬州炒饭!”许万里说,这些天在北京,虽然很累很紧张,但每天都在激动中度过,毕竟自己亲身见证了在祖国举行的奥运会,见证了国力的强大,“这次志愿者行动,一定是一次影响自己一生、使自己终身受益的难忘经历!”

  大三女生成了“土豆皇后”

  扬大烹饪学院的李金金虽是一名大三女生,但也经过层层选拔,成了“奥运大厨”,自5月24日奔赴北京,至今2个多月。在跟着外国厨师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她跟土豆“耗”上了——在奥运村专门负责做土豆食品,烤土豆片、蒸土豆、做土豆泥……“光烤土豆就有很多做法,切片烤、切丁烤、整个烤,等等,多种形式要不停地变,出来的味道也就不一样。”李金金说,现在外国的厨师放心地把这一任务交给她,由于厨艺出色,一美国厨师还称她为“potato queen”(土豆皇后)。

  “奥运大厨”很辛苦。李金金每天5:40准时起床,6:30乘坐专车去奥运场馆,7:10左右抵达,刷工时卡,换工作服,然后从厨师长那里领到当天的任务。半个小时的早餐后,8点钟便开始一天的工作,一直忙到下午4点,中午只有半个小时的午饭时间。上百斤的土豆清洗后,先切片,再上锅蒸,蒸完放在一个大搅拌器里搅,再配上牛奶、芝士、黄油、胡椒、食盐等调料,香甜可口的土豆泥便做成了。“这种做法跟在学校的做法基本一样,只是分量加大了。”李金金说。

  在厨房工作的小李接触外国人的机会并不多。有一次她与一外国记者聊天时发现,这名老外不仅汉语讲得很棒,而且还熟悉江苏,曾两次去过小李的家乡宿迁,这让小李倍感亲切。这名记者夸赞说,李金金做的土豆泥吃了很难忘。

  一天要做400个比萨

  奥运村的餐厅供应各国运动员的“奥运菜单”经过了多个回合的筛选,数百种菜肴一周循环不重样,每个菜都是特色菜,中餐只占到整个菜品的30%,其余70%是西餐。

  扬大的“奥运大厨”告知记者,与普通餐厅不同,这里每一款菜肴名称下都会标注热量,以便运动员对自己的饮食有“更透明”地了解。“补充能量”是运动员们饮食的首要目标,而牛肉蛋白质含量丰富,补充体力效果好,对于需控制体重的选手比较适合。像花样游泳的姑娘,大厨们会推荐“蛋黄麻团”,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利于补充营养,但不会发胖。

  要读大三的桑志平是扬大烹饪营养与教育专业学生,目前在运动员餐厅的明档区服务。他每天的任务是做比萨和意大利面。“在学校时,我做过意大利面,但没做过比萨,6月25日来北京,跟着外国厨师学了一阵子就上手了。”小桑说,在学校每天只做一个比萨、一份意大利面,而今一天至少要做400个比萨、100份意大利面,这时速度是最重要的,现场制作来不及,就由冷配间提前一天制成半成品后速冻起来,制作时从冰库取出,加热后配料,放上芝士、蔬菜、香肠等,上烤箱,烤完取出来切分。由于口味特色绝佳,小桑制作的比萨和意大利面受到很多运动员的称赞,“very good”是他一天当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在奥运村绿色家园服务的孙瑞主要负责冷配间的沙拉和肉卷。他告诉记者,沙拉分水果沙拉和蔬菜沙拉,肉卷则是面皮卷蔬菜和鸡肉。冷配间的主厨是一位英国厨师,被孙瑞这些“学生大厨”尊称为“老大”。这位“老大”对孙瑞的肉卷和沙拉颇为佩服,这让孙瑞很开心。更开心的是孙瑞结交了一批朋友,“一个来自河北的,说话口气很像《士兵突击》里面的许三多,大家就叫他‘三多’,接触时间长了发现,‘三多’不仅口气很像,连性格也像,很有幽默感。”“跟他们相处,不但能切磋厨艺,还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是意料外的一种收获。”孙瑞说。


相关搜索: 扬州 奥运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