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各地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特色成就海南农业 农垦“军团”寻求突破

时间:2008/6/20 9:26:29 来源:农民日报

  已建省20周年的海南,在见证大特区巨变的同时,最令人感慨和欣慰的莫过于海南农业的蜕变与跨越。

  如今海南农业基本定型:已形成为全国重要的“菜篮子”基地,南繁育种基地,天然橡胶基地,热带特色水果基地和水产品、畜产品出口基地。

  热带特色的海南农业大有可为。

  环境之“特”

  海南土地总面积353.54万公顷,占全国热带和亚热带土地面积的42.5%,其中耕地面积76.9万公顷,占全省陆地面积的21.8%。海南连冬季的均气温在也20摄氏度以上,良好的气候环境蕴藏着海南热作产业及热带农业的巨大潜力。海南农业理当立足于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适合自己实际的特色之路。

  在海口港码头,如今每天都能见到一批批载满海南新鲜瓜菜和水果的大货车,源源不断跨过琼州海峡驶往全国170多个大中城市。热带气候与反季节生产优势,使海南当仁不让地成为全国的“菜篮子”、“果盘子”。

  然而,建省之前的海南,热带农业却一直得不到开发与利用,延续上千年的传统农业框框很难突破,用良田种其它作物无疑是一种奢望。就是在建省初期,海南农业依旧以粮食生产为主。1990年,全省粮食作物产值4.92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52%。结果显示,海南并没有种粮食作物的优势,亩产量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许多。用专家的话来分析,海南粮食单产低主要是耕作制度不合理,早稻种得太早,扬花期受清明风影响,晚稻种得太晚,抽穗期受寒露风和台风影响。

  海南农业随即作出调整,先是把改革耕作制度作为提高粮食产量突破口,实施四改一:改革植期、改革品种、改革栽培技术、改革各种作物结构。早稻播种推迟20天,晚稻播种延后20天,不仅避开清明风、寒露风和台风对水稻生产影响,而且腾出4个月时间,使冬季农业能够成为一造。

  海南冬季农业开发由此起步。

  1990年,全省冬季瓜果种植面积137万亩,到1996年时已增长至200万亩,出岛量更是呈倍数增长,从一年不到10万吨,猛增到80万吨。冬季瓜菜和热带水果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当年海南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到22%,创下历史新纪录。

  海南冬季农业的高效,不仅激发了本地农民的种植热情,而且吸引了大量岛外农民的目光,山东、江西、浙江、湖南等地农民趋之若鹜地赶到海南租地种起瓜菜来。

  具有划时代的“一省两地”发展战略,也是这一年被海南省委省政府制定推出,正式确定把海南建成中国热带高效农业基地。

  2002年,海南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充分肯定“一省两地”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四大发展战略,其中优势产业、科技兴琼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战略都与海南农业密切相关。

  海南省立足海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出口出岛为导向组织农业生产,大力推进绿色农业,订单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农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十五”期间,海南农业增加值平均递增8.3%,瓜果蔬菜出岛量年均递增13.5%,从上海到乌鲁木齐、广州至哈尔滨,无论纵与横、还是寒与暑,境内大部分城市均能吃到海南的新鲜蔬菜和热带水果。海南已成为全国人民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海南的瓜果蔬菜还远销至日本、俄罗斯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正向海南敞开大门。

  体制之“特”

  2006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与海南省委负责人谈话时,明确要求:海南是全国最大的,也是唯一全省性的经济特区,一定要突出“特”字。在经济方面要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要坚持改革开放,大胆创新,创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总之,要突出特色,创出自己的特点,在发展新型工业,热带高效农业和旅游业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海南明确回答了“未来如何发展”这个问题:突出经济特区的“特”字,努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坚持生态立省,开放强省,产业富省,实干兴省的战略,实现海南又好又快发展。

  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在省第五次党代会上所作的报告提出,发展热带特色的现代化农业是富裕农民的基本途径,是海南长期的历史任务。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农产品出岛出口,直接进超市宾馆为目标,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发展绿色农业、品牌农业。

  海南省省长罗保铭也讲到,海南的农业发展要走开放农业之路,按生态省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走高科技农业之路,做足做活农业结构调整大文章,提升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应对农业风险的长效机制,努力把海南建成全国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海南热带高效农业是一部可圈可点的农业科学探索发展史。

  首先,热带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框框,扭转了上千年海南农业发展方向,走上热带高效农业之路。

  海南在全国第一个提出“以农产品加工运销为中心”组织农业生产;第一个在农业部门增设“市场信息处”;开全国先河,在冬季举办农产品交易会;突破落后的科技支农模式,创出享誉全国的农业科技服务110……这一系列的创新,构建了更具活力的农业管理体制机制,推动着热带高效农业迅猛发展。

  海南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把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龙头企业近30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

  另外,海南各地的农产品协会组织十分活跃,像文昌的“西瓜协会”,三亚的“哈密瓜协会”,澄迈的“木瓜协会”,儋州的“荔枝协会”,昌江的“芒果协会”,乐东的“香蕉协会”,定安的“槟榔协会”都办得有声有色,在技术栽培与市场营销等方面都信息共享利益共存。截至目前,海南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会350多家,网点遍布全岛,基本上解决了农业小型分散问题,提高了农民的产业标准化程度。

  在运用科技手段保障农产品质量方面,海南全省已确定了11个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市县和16个流动服务站,每年为20万农户提供服务,并将筹措1.2亿元建设全省农产品检验检测预警防控技术中心、区域分中心和流动服务站,构建立体检测网络,严守海南农产品出口出岛质量关。

  海南农信社在推动海南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海南本地的经营机构与农民自己的银行,在积极推行小额贷款,扶持种养专业户之际,还创新与广大运销商密切合作,为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稳定发展提供长期经营支持。当今年部分瓜菜运销商车辆被堵在冰冻雨雪之中时,省农信社迅速制订信贷支持方案,拿出总额1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瓜菜运销周转。

  区位之“特”

  完好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让海南赢得了“健康岛”的美誉。


相关搜索: 海南 农业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