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食品安全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问题食品何日退出市场

时间:2003/1/28 0:00:00 来源:市场报
  食品质量令人担忧
  家住北京石景山某小区的刘女士几天前在一家超市购买了一袋“蛋糕派”。打开一看,蛋糕已散落,吃起来干涩、有异味。再看包装,“保质期240天”,但没注明生产日期。电话打到广东的厂家,回答说生产日期可能是在外包装上,也可能是机器没打上。在一些超市和食品批发市场记者发现,不少食品标注模糊,如一种蜜饯的外包装上只注明“广东潮州”,既无生产厂家,也无生产日期,虽然注明了保质期一年,但却不知从何时算起。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问题食品屡见不鲜:猪肉中含有瘦肉精,蔬菜水果的农药残余超标,粮食中发现有害添加剂……这些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近来再三被媒体曝光。以北京为例,去年,工商部门在对372种日常生活食品的抽查中,只有211种食品合格,合格率仅为56.7%。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对米、面、油、酱油、醋五类食品进行的专项抽查和调查结果显示,五类食品的全国平均合格率只有59%,生产企业绝大多数规模小,基本属于家庭作坊式的厂点,根本不具备生产合格产品的工艺设备等基本生产条件。肉制品、奶、茶、饮料、调味品等食品的质量状况也不容乐观,全国2.06万多家生产企业中,有45%是10人以下的小作坊,60%的企业产品不检验,10%的企业无证照。

  日前,在京召开的食品安全高层研讨会上,有关专家指出,从目前统计的数字看,中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案例约为2-4万人,但这尚不到实际发生数的1/10。同时,近几年来,毒米、毒面、毒油几乎年年“东窗事发”,同时,中国农产品、食品的出口也因卫生问题而出现了一些被出口国退货的现象。食品安全确实成为一项亟待拿出对策的问题。


  监管体制遭遇尴尬
  据专家介绍,导致食品不安全的因素虽然很多,但食品领域的过度追求利润及对食品安全监管不力是两大主要原因。近几年,我国食品领域在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各环节中片面追求利润、忽视安全的倾向十分突出。就生产环节而言,农药、兽药、化肥、激素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加上农业及农村环境污染加剧,使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附着、沉淀于农产品中,造成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在加工储运过程中,由于大量防腐剂、保鲜剂、添加物等药物的不当使用,加剧了产品的有毒有害性。在流通销售环节中,不法企业和商贩在产品上再做手脚,肆无忌惮地推销有毒有害及过期变质食品。

  为何在定期、不定期的质量监督抽查中,不安全食品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监管部门同样有难言之隐。

  在北京,最早由农业部建立农残检测室的是大钟寺蔬菜批发市场。一位检测员介绍说:市场日检测样品仅为20多种,日常最大的开销是化学显色剂(皆为进口,价格昂贵,全由市场掏钱),检测样品越多,投入越大。当初农业部启动这个项目投入了30万元,而现在这个检测室每年就要投入20万元,这对市场是个不小的包袱。检测结果与市场管理无法对接,经过3个小时检测,结果出来后,菜贩的蔬菜早就卖光了;由于缺少相关的法规依据,抽检到不合格蔬菜,只能汇总一些信息传递给产地,市场没有处罚权力。

  从客观上讲,我国从事食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的管理部门多达十几个,相互难以协调,常常相互推诿,难以做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甚至造成不监不查、漏监漏查乃至贪赃渎职。


  根本医治在于立法
  食品安全是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系统工程,只有对全过程进行控制,才能够真正保证食品安全。

  针对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情况,卫生部日前决定,1月20日到2月15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保障大行动,以集贸市场、餐饮业、旅游景点和中小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为重点监控对象,查处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

  国家质检总局也决定从今年开始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力求从食品的生产源头和市场通路上严把质量关,确保百姓的消费安全。

  有关专家认为,“食品安全的关键在于立法。”从国外经验看,保证食品安全的最有效手段是加大监管监测力度,想方设法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目前我国在食品立法上还比较落后,标准体系也不尽完善。虽然《食品卫生法》在食品的若干生产、销售环节做了规定,但不少标准制约性已经不强,已不能适应当前食品市场治理整顿的需要。因此,对食品市场治理整顿应痛下狠手,从源头抓起。各职能部门如工商、卫生、技术监督等部门应真正负起责任,防患于未然,不能以罚代管。(记者 李忠峰)


相关搜索: 问题食品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