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买进口食品当心有猫腻 选购时应看清经销商信息

时间:2015/11/27 17:30:23 来源:贵州都市报

  日本薯条、菲律宾芒果干、瑞典巧克力……如今各式各样的进口食品逐渐走俏,在家门口吃遍世界美食已经不再是梦想。记者调查发现,贵阳市场上一些所谓的“进口”食品,实际上是国内厂商的经销策略,包装上有详细的中文标注和生产地址,理应属于国产商品,但却当进口食品卖,价格也翻了好几番。

   市场现象:国产货冒充进口货

   随着人们对海淘的狂热,贵阳的进口食品店像雨后春笋般越开越多。据大南门一家进口食品店员介绍,店里的零食来自世界各地,保证全部原装进口,质量可靠。其中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的食品最受欢迎,年轻人是主要消费者。

   然而这些外表光鲜的进口食品,并非如其所宣传的全部为进口食品,存在鱼目混珠的情况。

   “本来冲着进口食品更放心,就算贵点也无所谓,结果花了高价,买到的竟然还是国产货。”市民朱女士说,几天前她在市区一家进口零食店,花26元买了一盒进口果汁,比同类国产货贵了两三倍,但她买回家后仔细看商标,发现产地就在汕头。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在市区一家大型连锁超市进口食品区,一款名为“猫蛋彩豆糖”的儿童糖果,商家标注为泰国进口,实际产地却在广东。超市工作人员对此解释,“有的食品是在国内生产,但生产配方或者原材料是国外的,所以也应当作进口食品出售。”

   在正新街几家干货店,也不乏很多坚果类食品打着“美国”、“泰国”、“新西兰”等旗号销售。然而,商家并没有贴出任何原厂标签。当记者对进口商品是否应该有标签提出疑问时,店家几乎都以“保证原装进口”作为回应。

   商家自曝:高仿进口货以假乱真

   和国产食品相比,进口食品除了满是外文的包装外,最明显的就是价格区别了。以大家熟悉的可乐为例,一罐国产可乐市场售价2-3元,一罐韩国进口的却标价6.5元,是国产“兄弟”的两倍身价;一罐美国产的售价直逼10元,和国产可乐的价格相差近5倍。

   “受高利润的驱使,在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从外包装到食料,形成了山寨进口食品的一条龙服务。生产方还能提供相关的‘QS生产许可证’,包括生产地、制造商,以及保质期和条形码等信息一应俱全。”在贵阳从事进口食品经销商多年的彭先生透露,消费者从外包装上基本无法分辨真假,就连他们内行人,也只有从进货的“价格”上辨别。这类高仿进口食品,一部分“集中批发”销往三四线城市,更多则通过网络销售。

   曾有婚庆公司打算大量购买彭先生代理的一款进口巧克力,因价格比网上贵最终没谈妥。“网上那个价格根本不可能买到真的,绝对是假冒产品。”彭先生经常如此提醒,但近一年来,从他手里流失了不少客户。越来越多像婚庆公司这样的客户,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开始网购高仿进口食品。

   彭先生指出,微信朋友圈代购进口食品也要小心,很有可能卖家自己也不确定产品的货源和质量是否真有保证,难免有黑心商贩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监管部门:进口食品部分“超保质期”

   “市场上打着进口商品的旗号却没有中文标签的商品极大可能是水货,有的贴有标签,也不符合国家规定,还有的甚至是商家自行贴的。”省食药监局食品流通监管处工作人员表示,这类水货品质往往不能保证,有些运输条件恶劣,储存时间过长,变质的几率很大。

   事实上,除标签不规范外,将过期的进口食品更改保质期后再出售的问题,也常被媒体曝光。从国家质检总局历次公布的进境不合格食品名单来看,“超保质期”食品在各种不合格进口食品中属高发原因,基本上每次公布的名单中均有进口食品因此被销毁。其中,日本、东南亚国家的一些糖果糕点经常登上黑榜。

   该工作人员介绍,市场上出售的“进口食品”大致归为三类:第一类是产地在国外,外包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但由国内经销商粘贴中文标识;第二类是原料由国外厂家生产,国内厂商进行包装和经销,包装上对产品的成分、配料等有较详细的标注,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三类是外包装以外文为主,由国内的厂家进行分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这其中,只有第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口食品,第二类属于国产食品,第三类则无法确定,可能是进口食品也有可能是“山寨进口食品”。

   营养师建议:

   不要盲目崇拜进口食品

   采访中,有市民表示:“国内食品安全问题屡被曝光,这才让很多消费者越加信赖进口食品。加上现在很多电商进口食品促销很多,网购划算又方便。”

   对此,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张晓静认为,进口食品进入国内市场虽然能够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但中外饮食习惯、营养需求不同,进口食品多按照国外口味设计。比如坚果、乳制品、饼干等这类受欢迎的进口食品,都是热量较高的食物,可能会出现含糖量、含脂肪量过高的情况,消费者没有必要盲目崇拜进口食品。

   “根据相关国标规定,若某种成分属于国内未经批准使用的成分,需向卫生部门审批通过后才能添加使用。但一些通过海淘、代购流入国内的进口食品,尤其是保健品,往往含有国内不常见的成分,有些甚至没有对应的中文名称,这都无形中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风险系数。”在张晓静看来,进口食品也不是百分百安全!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进口食品共1255批、4960吨,不合格种类主要为饮料类、糕点饼干类、粮谷及制品类、糖类、乳制品类、干坚果类等。其中近一半出现食品添加剂超标、微生物污染、污染物超标问题。一款泰国进口海苔棒因菌落总数超标被退货;从西班牙进口的一鱼类因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磷酸盐被销毁;从日本进口的罐装可口可乐因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苯甲酸被销毁……

   省消协提醒:维权需记清经销商信息

   如此看来,喜欢品尝进口食品的市民们还真要多留个“心眼”。根据我国颁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一个进口食品标签必须体现的信息有:食品名称、配料表、配料的定量标示、净含量和规格、日期标示、贮存条件、原产国国名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对于辐照处理过的食品应在食品名称附近标示“辐照食品”,对使用辐射处理过的原料,应在配料表中标明,对转基因食品的标示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另外,按照要求,食品标签中外文需一一对应。

   省消协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选购进口食品可以查看产品条形码,这种商品项目代码可保证商品的代码标识在一个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特定和唯一的。例如,前缀码为“84”的是西班牙生产,“000—019、030—039、060—139”的是美国生产,“94”的是新西兰生产、“45—49”是日本生产的等。因此,消费者在选购进口食品时,应拒绝购买不具有条形码的食品。

   对于进口食品来说,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需要投诉或赔偿,消费者很难去找国外的生产商,只能去找经销商,因此,产品包装上的经销商企业名称、地址、电话等信息也一定要看清楚。


相关搜索: 进口食品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