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知识资料网站
用户中心
行业资料 实用资料 质量管理 健康生活 经营管理 最新资料
关键词:
站点位置: 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方便食品行业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传统产业也可以做得很好:产业集聚驱动淮滨“聚”变

时间:2015/6/17 14:19:00 来源:网友

编者按

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是当前我国大力推动的一个经济命题。怎么升级?我国中部的河南省淮滨县比较典型,他们采取的是产业聚集的办法。从产业理论上看,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产业集群内传统产业链条的完善和企业间的协作,可以产生产业的集聚效应。而淮滨县的产业聚集的发展思路至少有两点值得称道:一是引入产业链条上的项目,在时机上踩到了点,因为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些传统产业有产业转移的需要,进行选择式招商的空间较大。二是正视自己的优势和区域特点,重点发展纺织、食品、造船,而不是盲目地去追逐热点。

韩浩 吴晓睿

“轻纺、食品加工行业的崛起,改变了淮滨原有‘大水窝’的印象,树立了淮滨的新形象。今后,我们继续努力,更多食品、纺织行业将落户淮滨,淮滨将成为中国新的食品纺织工业城。”今年年初,在河南省淮滨县工作会议上,县委书记吴刚自信地说。

吴刚的自信来自于该县产业集群集聚式发展。近年来,该县以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和质量为主线,以建设知名品牌集聚区为目标,紧抓工业发展不转向,强平台,育集群,抓配套,聚要素,实现了产业集聚快速发展,县产业集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散到集,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115家,其中轻纺、食品加工类企业达40余家,化纤纺织规模居河南省第一位;县产业集聚区在整个信阳市观摩评比中再次名列前茅,在全省评比中荣获5A级最佳投资服务金星奖,综合指标达到了晋升“一星级”产业集聚区的标准,产业集聚挺起淮滨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带动淮滨转型发展走向新一轮“聚”变。

抓载体建设 加快产业集聚

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业集聚,载体建设是基础,资金筹措是关键。

为此,淮滨县采取集中县级财政资金、利用地方民间资金、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开展委托代建模式等多种方式筹措建设资金,为项目落地和产业集聚搭建了坚实平台。

目前,规划面积14.86平方公里的县产业集聚区,建成区总面积达到6.81平方公里。“七横六纵”路网已形成,并全部实现绿化、亮化、美化“三化”一体;城市基础管网配套齐全;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成投用;“四园三区”即闽商食品工业园、苏商纺织工业园、浙商纺织工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和立城标准厂房区、和顺综合服务区、桂花综合服务区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2014年,淮滨县围绕一星级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实施“投资促进计划”,完成投资76.3亿元,新建设公租房15栋,新建标准化厂房6栋,新修道路2671米。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118家,从业人员3.9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20.2%;实现增加值41.77亿元,同比增长26%。

锁定主产业 突出集群发展

淮滨县按照“产业关联、产业集聚”的发展思路,结合产业链图谱,锁定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重点区域,瞄准纺织食品等主导产业方向,采取驻地招商、集群招商、以商招商、项目招商、商会招商、推介招商等多种方式,大招商、招大商,取得了丰硕成果,纺织、食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强势崛起。目前,产业集聚区入驻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服装加工及配套关联企业35家,食品加工企业20家。

在规范提升的基础上,凭借地理、技术、成本、服务比较优势,淮滨造船业快速壮大升级:规模船舶生产企业5家,船用配套产品生产企业30多家,船舶年生产能力500艘,船用配套产品750万套件,解决就业1万多人,产值30亿元以上。一条长8公里,面积3.8平方公里,生产区、贸易区、服务格局分明的沿着淮河的造船带初具规模。

精心优服务 打造投资洼地

产业发展,生产要素是保障,更是难题。为此,淮滨县积极围绕产业发展资金、土地、人力、技术要素保障,建成了桂花、和顺、立城三大综合服务区,运行了投融资、土地收储、人才交流、技术研发“四大平台”和用工、招商、医疗、治安、后勤“五大服务中心”。

为破解融资难题,淮滨县通过注入、划拨优良资产等方式,创建并壮大了淮滨县和顺发展投资公司,有力支持了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

在破解用地难题方面,淮滨县在搞好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的基础上,运作用地周转指标,通过土地整理、增减挂钩等途径,为产业集聚区储备用地2000亩。

为妥善解决拆迁群众及企业职工的安置、社会保障和子女入学问题,在全市率先出台《失地农民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试行办法》,产业集聚区荣获河南省5A级最佳投资服务金星奖。

在破解技术难题方面,淮滨县一方面与院所、院校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平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河南省化纺雨布技术研发中心、河南省弱筋小麦加工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白酒检测技术中心、上海东杰高分子材料研究总部等技术研发平台相继建成并发挥作用,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

在破解用工难题方面,淮滨县建立了用工保障“五项制度”,即县处级领导联系企业用工制度、部门保障企业用工制度、乡镇负责企业员工供给制度、企业员工定向培训制度和企业员工生活保障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大大缓解了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2014年,通过县乡公办招工,输送企业员工5000人次,新增从业人员2000多人。

为提高项目审批服务效率,淮滨县在县审批中心设立产业集聚区服务窗口和产业集聚区审批服务办公室,专人专职专门代理代办企业审批项目,实现两个“零阻碍”服务,即企业不与审批机构接触、不与征地群众接触,切实提高了行政效能。

在管理体制上,淮滨县将集聚区管委会与办事处领导班子套合设置,实行统一领导、分线管理体制,赋予充分的直接管理权,方便了产业集聚区内的经济活动。淮滨县建立了每周一四大班子领导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对县重点项目攻坚协调例会制度,观摩督导项目进度,集中安排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问题,受到了企业的广泛欢迎。


产城速融合 促城镇化发展

为推进产城融合、互动发展,2012年6月,该县对产业集聚区规划进行了调整,规划面积由原来的7.9平方公里扩大到14.86平方公里,并经省发展改革委批复为产城互动融合绘就了蓝图。同时,在产业集聚区规划新建学校、医院、综合服务区、居民安置区,开通公交线路,实现了县城与产业集聚区路网、供电、给排水、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通讯等城市功能一体化,进一步改善社会服务功能,增强了产业集聚区集聚人口和承载人口能力,促进了人口持续集中集聚,产城融合快速推进。

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为城市建设注入了后劲和活力。2014年,淮滨县城市框架已拉大到44.8平方公里,建成区达18.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扩大了近2倍,城镇化水平达35.1%。产城融合发展,为淮滨发展赢得了荣誉,淮滨县先后荣获全国双拥示范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平安建设先进县、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县、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城市等称号。


相关搜索: 方便食品 产业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5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查看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