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知识资料网站
用户中心
行业资料 实用资料 质量管理 健康生活 经营管理 最新资料
关键词:
站点位置: 首页 > 知识资料 > 健康生活 > 习俗文化 > 中国习俗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北方农村丧事习俗

时间:2014/7/31 16:13:00 来源:网友

北方农村丧俗之——请忙事人

请木匠“服材”。棺木,俗称寿材。寿木,是土葬习俗的产物。提倡移风易俗多年,但农村用棺木的习俗依旧没有彻底改变。用料以柏木为佳,松木次之。过去,遇湿不腐的柳木在农村是最为常用的。过去家有上年纪的老人,在经济条件好的时候都要早备棺木(或木料)。用自己的木料,请木匠到家里来做,称“服材”,取“富财”之意。当有人去世准备棺木是一件隆重的事。如阳间盖房子一样,姑太太要“祝檐”

,其实,就是要给木匠花钱以期把活干好一些。遇娘家兄弟经济薄弱的还要摊份子。做好后放在闲屋里,有的一放几年甚至十几年,防备遇灾年老人去世难以厚葬。厚葬,就是用厚木料做棺材安葬,后引申为丧事办的隆重。现今有棺材铺,提前备下的已相当罕见了。

“三长两短”,语出服材,暗指棺材。棺材是由盖、帮、底和前后回头组成。盖、帮、底用长料,前后两回头用短料。所谓“三长两短”,因为不论材质优劣,必是由上下左右四块,前后两块共六块木料拼合而成的。上为盖,称天,下为底,称地,左帮为日,右帮为月。前后两块称为乾坤,木匠称回头。另有一块薄薄的盖板,入殓时用在材盖下,称“天花板”。过去,因男人要穿靴戴顶子,棺材的尺寸是盖长八尺二寸,帮长七尺一寸,底长七尺七寸比帮前长四寸后长二寸。现在做的一般要小些,但底仍比帮前长四寸后长二寸。棺材以用料厚度分三五材。四六材。二四材。即:盖厚五寸,帮和底厚三寸。前回头多刻寿字,以雕刻五蝠捧寿为最讲究。女用棺材可以在后回头上刻上莲花,以示得道成仙。

十三段。三鼓腔棺木更为讲究。十三段,即用十三段圆木料。盖用三段,左右帮各用三段,底用四段。盖的中间一块锯成方木后,宽度必须达到一尺,非粗大原木不能用。三鼓腔,即盖拱形,两帮鼓型,不能用铁钉,要揋帮穿带隐钉吊底榫卯结构,非技艺高超者不能为。

开银锭。盖棺前要把盖与棺帮严合,由木匠开出三个隐钉槽,称“开银锭”。隐意姑太太和事主必须要给付手工钱。按女把神道男把边开隐钉槽。按神道左埋第一穴,女埋左,男埋右,女棺盖上三槽呈右二左一,男棺盖上三槽呈右一左二,属正开,盖上单钉槽相靠。在第二穴则男埋左女埋右,隐钉槽则反开。第三穴正开,依次类推,男近男,女近女,永不会错。神道右埋则全部相反。盖上每个隐钉槽都是下两条锯成马蹄状的木块,中间下一条木块做楔子与帮连接。

过去做棺木是忌用铁钉的,埋入地下遇潮湿锈蚀不延年。即使用也是用一种铁的状如枣核的“枣核钉”,两头尖,中间略粗。现在一般都在用把钉帽去掉的机制铁钉。


北方农村丧俗之----搭灵床

灵床,即去世者装棺入殓前室内停放的床。搭灵床,就是由儿女或忙事人在人生命垂危之际或倒头(确定真实死亡)后,在外屋(堂屋)正对门口,用两条木凳和单扇门板搭一灵床,用来做暂时停放。乡俗说:人不能死在炕上。死在炕上,会把炕背到阴间去。这不足信。为使日后生者躺在此炕上不会害怕,还是有道理的。搭床时不能哭。须将人放在此床上(称:上床),确定真实死亡后,才许放声哭啼。(尤其是对被病痛折磨而无法挽救的人。否则,阴魂还阳,恐其受更大痛苦)。人死后,除搭灵床外,还要把室内的镜子用布遮住或面壁背放,灶膛口要用白纸贴封。此时乡邻和至亲前来凭吊,称烧倒头纸。过去,嫡亲必须在入殓前赶到灵床前,否则,就会被视为不孝。现今,“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已淡化,重在对父母生前的赡养,以免受“子欲孝,而亲不在”的痛苦。

木凳,用两条长条木凳。以备入殓架棺材时再用。门板,用单扇。女用带门扣的一扇,男用带门鼻儿的那扇。若死者高大魁梧,门板嫌窄,过去是必须用一旱扁担傍在门板边用。现在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变,家家大门口,大铁门,用木板门搭床的习俗亦有改变。用多层板或高密度刨花板搭灵床的已不鲜见。

旱扁担,是一种用来挑担的农具。长度比挑水和挑土方的扁担长约三分之一,无铁制担钩。两端微微上翘并嵌有防脱担的两段儿粗竹签。由于现代农机具的代步,此物已不多见。它在丧事活动中,有四项主要用途:点长明灯。傍床。抬棺材和压床(当发生死人诈尸时,做按住或打倒之用)。传说,有死者在床,如遇雷雨电闪,死者易诈尸。金属器物导电,不能用。唯有旱扁担最为适宜并一物多用。而今,出殡车载棺材,傍床有木板,点长明灯还是用扁担,也不再是非旱扁担不用。


北方农村丧俗之———穿寿衣

寿衣,即专门用来装殓去世人的衣服。穿寿衣,就是为让逝者“洁身而去”,将其身体洗净,然后为其穿上新的干净的衣服。衣服上,不得有纽扣。全部是用布带子或用布编缝的扣袢扎系。在北方汉族丧俗中,为逝者穿寿衣前为其净身,已不多见。必须为其净面洗脚。寿衣,大多绣五蝠捧寿图案。颜色,一般为蓝、褐色。乡村还沿用这类寿衣,但也有移风易俗,给死者穿整齐干净的日常生活服装,习惯上仍称寿衣。

净面洗脚。用干净的布或毛巾蘸上温水,由子女或亲属将其面部擦净。理发是必须的。然后,为其洗手洗脚修指甲。

脱去其生前衣服,即解脱。由于人死后肢体会变得僵硬,身上的衣服不便正常脱解,不能直接用剪刀剪掉,要先说些“愿为”的话,以示敬重。

穿新衣。帽。鞋。袜。寿衣,大多绣五蝠捧寿图案。颜色,一般为蓝、褐色。穿衣件数必须是奇数,还要囊括四季的衣服。上身衣服要至少多于下身衣服两件。帽子,依然如古。戴当代帽子的已不鲜见。鞋子,是鞋帮面上中间合缝和后跟合缝的两块垫以棉里的布料,与麻绳纳底缝合而成的“大饺子靴头”(按形状叫的传统名称)。袜子,过去是用白布缝制的,现已改穿机制涤纶的了。

当为逝者穿戴整齐后,由众孝子或亲属将其抬上灵床后,要用手帕包上几枚硬币放在他(她)手里。过去豪门巨富要将金银财宝放其手里,有“手不抓空”之说。待装棺入殓时,还要将“打狗棒”分别放在他(她)的手里。

为什么上身衣服要多于下身衣服呢?人死后,一般要经停灵和入殓两道程序。如果准备工作不充分,停灵时间会长些。遇夏热酷暑,待到入殓装棺时,人往往腐烂。为防止有腐水渗出,上身衣服要多穿些。一种殡葬制冷设备俗称:“水晶棺”,功能如冰柜,通电制冷后尸体可以放多日,彻底解除了此顾虑。寿衣制式,也由过去的简单化向多样化转变。这不得不说是在现代科技推动下,新的理念对传统理念的一种冲击和改变。因此,才有了既保留传统又极具现代特色的寿衣店和颇具规模的殡葬用品公司。

北方汉族传统的寿衣制式,是按明朝汉服饰演化而来的。清朝政府强制改变汉族服装,人们只好改变了原来的衣着。但“生变死不变”的信念,一直传承至今。这里寄托着一种未忘祖先的情结。


北方农村丧俗之----设祭台

祭台,即去世人“上床”后,设在灵床前专门用来摆放祭品的桌子。由长子。长孙或家人抱头部,其他人帮手将逝者抬放在灵床上,称上床。设祭台,是在人倒头(确定真实死亡)上床后,才必须安排的。首先备好方桌(矮腿炕桌)一张。长明灯一盏。打狗棒五个。倒头火烧(烧饼)九个。引路灯九盏。火盆一个。倒头祭品一桌。

长明灯,就是把食用油倒入一灯盏中(过去用蓖麻油或棉籽油,现多用色拉油或浅磁盘),再用棉花捻出绳捻儿做灯芯,放置在祭台上点燃。现在大都再点上两支特制蜡烛。


插打狗棒,是用一陶。瓷罐(现多用捣蒜罐)装满高粱(取高级食粮之意)后,用面片封盖。然后用面做五个小面团(山楂果大小),用火烤后,一头插在芦苇杆儿或细挺杆儿(秫秸稍)上,一头插在封盖好的陶罐上,然后,摆放在祭台上。直到入殓时,要取两只分别放在逝者的左右手中。余下的三只连同陶。瓷罐待下葬后放在棺木前。


摆倒头火烧。用面做九个小面片(稍大于五分硬币),火烤后,分三盘装好摆在祭台上。待出殡封钱箱时与纸钱一同放入,带到坟上烧掉。


做倒头火烧和打狗棒,意为逝者在前往天堂的路上,做干粮和撵打野狗准备的。除去迷信,该是一种表示追念和尽孝。


点引路灯。先取一条扁担,一头搭在祭台上,一头搭在门槛上,然后用白纸捻出九盏喇叭状的纸捻,沾上食用油,依次摆在扁担上,由家人点燃。点燃前,要意想出一个叫xx的童子(多称:听说),并对他说:xx,搀扶着你的xx一路走好。不待灯燃尽,要持扁担的一头拉至院中。扁担或用来傍床或靠放在门口旁。


相关搜索: 北方 习俗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5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查看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