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知识资料网站
用户中心
行业资料 实用资料 质量管理 健康生活 经营管理 最新资料
关键词:
站点位置: 首页 > 知识资料 > 经营管理 > 企业文化 > 文化建设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乌鲁木齐:抓住特色发展文化产业

时间:2014/4/16 16:22:00 来源:网友

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彰显着这座城市的底蕴和形象,有没有一张独具匠心,颇有特点的城市名片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拥有不同种类文化特色的地域来说,什么形式的文化产业发展才能更利于建设好自己的城市名片呢?

与东中部省市相比,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差距较大,发展科技含量高、知识密集的新型文化产业没有优势。业内人士分析,通过对我区特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有效整合、全面提升和市场化包装,发展以特色文化资源为亮点的文化产业是我区文化大发展首选。

特色文化产业

优势明显

自治区副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日前表示,自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采取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目前新疆的文化产业呈现出稳步向前的态势,规模效益出现。

我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特色文化产业资源,既有璀璨的历史文化、多样的民族民俗文化,又有丰富的文物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奇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这些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广阔的地域、奇特的地貌和秀美的风景等要素为我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重要源泉与不竭动力。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内地省市对口援疆工作的开展,为我区借鉴发达省市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与发展模式,也为我区歌舞艺术、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等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输出提供了便利。

据了解,多元兼容并包的文化特质,为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我区是多民族、多宗教、多语种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话传说、歌谣曲赋、舞蹈、服饰、建筑、手工艺、礼仪习俗、生活和生产方式等多种文化载体与形式,都展示了浓郁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多元性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区旅游业持续升温,逐年攀升的游客数量成为消费这些特色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重要群体。

此外,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为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我区位于亚洲中心腹地,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要冲,与8个国家接壤,有多个民族跨国而居,具有文化的共通性,这为我区的特色文化产品与服务向周边国家出口,输出中国文化和价值观,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新疆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

4年1亿余元专项资金支持

日前,自治区第二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授牌、2013年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发放暨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2013年,全疆共有15家企业申请到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6400万元,比前3年的总和还要多。自2010年起至2013年,我区4年累计申请到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22亿元人民币,有力促进了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据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工作已经进行了五批,今年将进行第六批评选命名工作。去年又开展了第二批新疆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工作,新疆共有48家文化企业提交了申报材料,经过严格的审查,最终确定乌鲁木齐一心悦读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27家文化企业为第二批新疆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据自治区文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展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工作,旨在掌握文化产业各行业发展情况,了解各行业文化企业的经营现状,积极为新疆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市场主体和骨干文化企业,并通过优秀文化企业的模范作用、带动作用和窗口作用来引领行业发展,进一步激发各行业文化企业自我发展信心。截至目前,我区有和合玉器有限公司、卡尔罗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国际大巴扎开发有限公司、德威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52家新疆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这些企业涵盖了演艺、动漫、文化娱乐、文化旅游、艺术品、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等多个文化产业门类,在行业内具备领先地位和示范意义,是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优秀代表,是推动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行军。

寻找优势 引进人才

作为文化资源大区,虽然近年我区的文化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相比内地省市,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资源优势未带来明显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尚存在扶持资金缺乏、文化产业人才匮乏、产业政策缺失与规划空白等较大困难,由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转变,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目前,我区的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已经过万,但大多为民营性质,起点低、规模小。“由于资金短缺,大多是小作坊式的工作室,虽然市场需求巨大,却力不能及。”自治区文化厅产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有些民间艺术家的创作有很高的市场潜力,但是因为无力推介,缺乏扶持,只能自生自灭。”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我区文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目前尚未成立文化产业发展领导机构,没有出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也没有形成特色支柱文化产业和有一定实力的文化企业。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对我区文化事业的投入显著提高,但由于基数小、历史欠账多,投入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百姓休闲娱乐的场所有限,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还不强,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文化产业人才缺失的问题也很突出,熟悉新疆本土文化,善经营、懂管理的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型人才十分紧缺。

另外,文化资源产业化经营不到位也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虽然近年我区文化建设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呈现,但因受到传统文化事业管理体制的制约,文化资源整合难度较大,文化企业单体规模较小,导致文化产业产值总量较小,整体竞争力偏弱,文化产品市场影响力小。加之我区文化产品精品缺乏,“走出去”的能力尚且不强。我区文化产品的传播与其拥有的地缘优势,以及文化资源的丰富性、独特性不相称,主要表现为一些文化产品如杂技、歌舞、音乐等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展示方面,还局限于为经济或形象宣传“搭台”的层面。

激活潜能 盘活资源

2013年,新疆首届网络文化节进乡村活动,历时半个月,行程4000余公里,分别在南疆四地州的8个乡镇举行巡演,到场观众达4万多人,还有更多的观众通过其他媒介进行了关注。据悉,受此项活动影响,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语文艺广播收听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天山网等新疆大型门户网站点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充分体现了广大群众对文化产品的强烈需求。所以,挖掘和整合这些文化资源,解放文化生产力,在深度开发和挖掘保护中形成规模、做成产业、打造品牌,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是当务之急。

自治区文化厅相关负责人说,“跨行业、跨专业投资文化的企业,都有着比较强的经济实力、比较专业的人才队伍,引导他们进入文化市场,有助于带动文化企业群的发展,增强文化企业发展的基础实力、经营理念和市场对接,激活原有的文化活力,盘活资源。”

专家分析,要搅活我区文化产业这池春水,就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逐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力量相互促进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鼓励支持特色文化产品的开发,探求适合产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围绕和阗玉文化、伊犁酒文化、新疆民族风情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民族歌舞、民族饰品开发、民族饮食等主题,进一步挖掘并做大做深,打造既具民族文化特色又有市场潜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经营管理人才、文化经纪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逐步建立一支懂政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相关搜索: 文化 建设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5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查看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专题栏目
  • 还没开放相关专栏